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57274
大小:88.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1-13
《高一历史反围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四节一课目标:分析第四、五次反围剿的背景及结果重点:第四、五次反围剿难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攘外:抵抗日本侵略;安内:围剿中共和红军)1、背景:不抵抗政策引起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2、实质: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是真“安内”,假“攘外”。3、根源: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4、第四次反“围剿”:(1)背景:①1933年2月,蒋介石兵分三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②“左”倾错误在中共党内占统治地位,“左”倾错误领导人强令中央红军主动出击,
2、攻打敌人重兵布防的地方。(2)胜因: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坚持游击战术。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背景:(1)1933年初,临时党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左”倾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2)1933年10月,蒋介石以50万军队重点进攻中央苏区。2、结果:奋战一年,伤亡惨重,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3、败因:军事指导方针中的“左”倾错误(博古、李德)。表现为: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四面攻);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四处守);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四散逃)。互动:1、错误路线:“左”倾——革命(刚强)过了头;“右”倾——妥协(软弱
3、)过了份。2、相关人物:王明—陈绍禹;博古—秦邦宪;李德—奥托•布劳恩(德-苏-中,崽卖爷田不心疼);洛甫—张闻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