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54761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生活”这个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悲观者认为生活就是苦难与痛苦;而对于乐观者则认为生活就是一首流动的诗,一曲快乐的歌!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用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赋予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他坚守着清贫,却怀抱着兴趣与爱好,执着地书写着人生的诗篇。他说:“诗歌就是他的生命,他有理由为它选择坚守。”故事的主人公名叫**,今年56岁,原**酒厂下岗职工,现为**《**诗刊》主编。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笔者有幸走进了老陈的家里,这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股浓郁
2、的文化气息直向我们扑来。就在这狭窄的空间里,**与诗歌为伍足足相处了30年,他说:“这里就是他从事诗歌创作的天堂,现在都习惯了这种与诗为友的生活,每当他从外面归来,一走进自己的家里,就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在这个并不算宽的空间里,它见证了自己平时创作中的苦与乐,正是在这里使他得到了生活给予的乐趣,也正是在这里让他真正感觉到了与诗歌同在。”生活中的**质朴率真,自下岗后就一直赋闲在家,事迹材料《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虽说生活上比较清贫,但他的诗歌梦一直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相反这种清贫的生活却给予了他诗歌创作中的力量源泉。人非圣贤,说起诗歌创作,老陈也曾有过迷茫,有过困惑,
3、更有过坚守中的放弃。在失业后的困境中,在与别人的议论中,他也饱受了人间的冷暖与沧桑。正是妻子与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使他重新收拾起疲惫的心情,依然决然地拿起了手中的纸笔,重新开始诗歌创作。而那些心中的苦闷与抑郁,却一个个都成了老陈诗歌创作中的天然素材。在与家人的平淡生活里,妻子刘丽芝也从他的诗歌中感到无比的快乐与幸福。当我们提起**写诗时,坐在一旁的妻子接过话茬,笑着数落起老陈创作时的痴迷。她说老陈有时候为了写好一首诗,连饭都顾不上呷了,有时上街的时候,老陈走着走着就看不到人了,结果她回到家一看,原来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诗。这时憨厚的老陈也赶紧为自己辩解,并道出了他之所以
4、回家的原因,他说:“上街的时候与她走在一起,突然有了灵感,因为手上没有纸和笔,不能马上记下来,为了不忘记,他只好赶快跑回家,把当时想到的诗句立即记录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由于当时比较急,所以忘记了与妻子说一声......”老陈嗜诗如命,时常痴迷于诗歌创作,有时为了诗中的一字半句,甚至会通宵达旦熬到天亮,有时为了能够捕捉到诗中的灵感,时而行为怪异,让人匪夷所思,作为诗人的**,就是因为这样沉迷于写诗,才会被文朋诗友戏称为“诗痴”,事实证明:他作诗痴就痴在对诗歌的永恒追求中,更痴在对诗词创作的完美追求里.。诗友甚至当着老陈的面调侃说,老陈你得了“诗痴”病。大家这么说他只是从内心被他的这种精
5、神所感动与佩服。为了每首诗都能够充分反映生活,能够达到某种境界,老陈还时常到外面体验生活,邀几个文朋诗友在一起谈天论地,其乐融融。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寻自己创作中的那份诗情画意,则是老陈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守的信念,当然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有着切身的体会:“做学问需要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去做,写诗要的是激情与灵感。灵机一动,心血来潮和偶然天成就是好诗,我认为凡事刻意造作去写的诗,大多不是好诗,创作时间也是随机的,不分白天与黑夜,不分早晨与傍晚,有时在睡梦中,有时在吃饭时,有时在走路的过程中,例如我的“一句童话”诗作,就是在一天晚上深夜所得,当时创作的冲动,让我那天晚上无法安眠
6、,只好深夜起床,提笔写下了:‘妈妈的妈妈叫故事’这么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写诗时是没有规律的,要吃得起苦,要善于从苦中找到作诗的乐趣。”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2 第2篇退休教师事迹材料 〖预览〗退休教师事迹材料(一) 无偿帮助考生填报志愿 臧文新,男,今年七十岁,大专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徐水北上关小学、徐水一中、二中,教研室、教育局人事股工作,2008年退休。在二中,教育局工作期间,曾担任徐水关心下一代教育系统负责人,并任当时保定地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理事。 在几十年教育生涯中,臧老师始终牢记党的教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
7、爱护学生,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服务。在徐水一中工作期间,因多次送毕业班,对高考工作、填报志愿比较熟悉。离开一中的几十年,他始终没有放弃为学生无偿填报志愿的工作,每年都有二、三十名不同学校和其他县的学生找到他,咨询填报高考志愿事项。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知内情的人极少。有的考了高分,想去的学校去不了,不是高就是低,把握不住分寸,甚至高分落榜,遗恨终生,影响前途。根据这种情况,臧老师把这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总结出来,告诉他们,什么段的分,报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