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

ID:24253274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_第1页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_第2页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_第3页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_第4页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桑干河湿地生态项目九龙湾段景观分析第1章绪论1.1项目背景1.1.1山阴县桑干河湿地现状长时间缺水断流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现状河滩地已被周边的农民用作临时耕地,仅有的细小河道与外界生境隔断了联系,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外界干扰,恢复生态,构建一个完整的湿地系统。健康场地内群落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湿地本身的补水量不足及木本阶段演替的加剧,湿地内生境已遭破坏并退化,如何恢复退化生境、设计合理的群落结构、蓄水增湿、新投放动植物及微生物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引导群落自循环与演替是湿地生态恢复的核心和重点内容。天然湿地,在不断发展建设的城市当中弥足珍贵,规划区域是未

2、来城市发展的预留地区,将来要溶于城市环境之中,成为城市的天然绿肺,具有高效能的生态价值,同时是市民休闲活动的特色景观。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1.2项目定位整个规划区域生态水系格局规划为:三轴线、五片区、多节点、六类绿化结构层、五重景观保护层。五大功能分区,打造山阴新形象;三条贯穿轴线,串联城河文脉网。五大功能分区:边塞文化区、湿地涵养区、城市文化区、植物园区、城市名片区;三条贯穿轴线:以河为轴、以城市延伸主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重心的引导为轴;六类绿化结构层:水体、河滩、草甸、灌丛、林地、耕地;五重景观

3、保护层:核心区、缓冲区、生物迁徙廊道、科研区、外围区。.第2章项目认知2.1项目概况拟建的山阴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山阴县(东经112°25′113°04′,北纬39°11′39°47′之间,)县城东南部的桑干河河道及两侧。规划范围:东起虎山线麻疃大桥,西至安荣乡河阳堡村王家屏墓区,全长16公里,距县城5公里,总控制面积16000亩。主要有河流、沼泽、林地构成。原生湿地总面积是3525亩。2.2外部环境分析规划区域距二广高速1公里,距山阴县县城12公里,距东榆林火车站4公里,交通便利,路网格局

4、完善,但考虑建成后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人居环境的干扰,需要在湿地外围建立与城市之间的缓冲带,同时也作为天然湿地的保护屏障保护湿地健康,可持续发展。鉴于规划区域的生态和旅游优势,吸引项目投资进行土地开发并非难事,周边将集合文化娱乐、商业、居住等各类用地,这就决定了桑干河湿地必须为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同时又要抵抗住这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市民留住一片天然的生活净土。2.3现状分析相传因每年桑葚成熟时河水干涸而得名。规划区域属于大同盆地,地势平坦,周边是连片农田和村庄,周围的森林资源基本上为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杨树、油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等。桑干

5、河原为华北大河,曾经水量充足,河边村庄有背人过河的传统营生,每年春天有许多野生鸟类来此栖息,各种野生湿地植物更是随处可见。原有河道由于上游水库截留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几近干涸,场地局部仍保有耕地面貌,并有人工渠道通向周围农田。由于部分地区砌筑河道使天然径流和汇入通道被人为阻断,无法正常汇流以形成天然湿地,湿地目前处于水生陆生演替后期阶段,急需人为恢复及保护。地貌形态自然未经人为雕琢,需要通过设计系统规划自然景观,开发人工湿地帮助自然湿地恢复原始样貌。第3章设计方案..........63.1设计依据........63.2设计原则........63.2.1保护优先原则......

6、.63.2.2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3.2.3强化特色的原则........73.3概念构思........83.3.1主题概念截取现场的大地机理........83.3.2概念解读...........83.4总体布局........9第4章九龙湾节点方案......244.1区位关系.......244.2景观现状分析.........244.3地形分析.......254.4历史文化分析.........254.5设计方案.......25第4章九龙湾节点方案4.1区位关系相传这里是九龙下世的龙迹之一。区域内有一常年涌水的泉眼,据说是龙蟠居于此形成的

7、神奇景观,九龙湾也因此得名。古时桑干河水量很不稳定,旱时人畜的饮用水皆来自这里的泉眼,古人因此在泉眼附近修建龙庙,年年祭拜,感谢神龙赐予宝贵的水源,龙庙遗迹现在依然可见。以龙文化为景区主题,在原有龙庙遗址基础上修复龙庙,以龙庙为中心扇形辐射出其他景观节点,使来自民间的龙文化与来自自然的湿地景观、黄土塬地貌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迎合整个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主题。用五龙雕塑、龙泉、龙潭、龙庙、潜龙芦花湾,给该景区形成新的九龙概念。景区东西两侧靠近行车主干道的位置均设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