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ID:2423922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_第1页
“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_第2页
“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疑”——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疑是什么?疑即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强调了“有疑”教学,恰到好处的“疑”能有力地激活学生思维,真正体现师生活动的创造性,优化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哪些方面的疑问呢?  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所以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有的学生会因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理解和认识新知识,而动摇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造成个体

2、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即出现新旧知识衔接上的盲点,产生了“心求通而未解”的认知冲突。这种因认知冲突产生的疑问是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对待。教师备课时要善于备人备心,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在课堂上善于捕捉、收集学生的疑问,用综合的眼光对疑问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并以此作为新的教学生长点,做学生的帮助者、开发者、引导者、促进者,唤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反思症结所在,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同时启发思路,指导提升,制造新的学习增长点。  课堂教学是创造性

3、劳动,学生个体的成长性与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教学过程的互动生成性,而互动生成是与疑问和研究联系在一起的。  我上《科学》第五册《运动着的世界》这一课时,为使学生充分感知、深入理解“世界是运动的”这一观点,备课时设计了辩论赛的形式。没想到课堂上我抛出这一问题竟被学生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完全打乱了我的预设教程。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对这一观点的认知程度,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呢?我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汤下面,换用了要学生举例说明世界是运动的这一交流共享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立即被这一问题激活了,纷纷发言,

4、举出了诸如血液在流动、蛇在爬行、地球在自转、地震、火山爆发等许多鲜活的例子。这种因师生互动产生的疑问打破了预计教程,所以教师应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遵循学生的内在需要,灵活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过程,促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教师的课上得顺手、学生学得顺利并不能说明教学效果好。因为学生回答问题踊跃就等于思维活跃,学生没有疑问不等于真正学好了,课堂无疑问往往是由于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后的疲软、封闭状态,此时教师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冷静反思自己的教学,适时、科学地根据学生的潜在需要于无疑处设疑,用合理的学习

5、障碍刺激学生,使其产生好奇心,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运用,保持学生的思维活力。创设的疑问要注意难易适度,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摸得着”。  还是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讲到“手势”这一信息传递方式时,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手势,学生兴致勃勃地一边做手势一边解说,我感觉他们学得很不错。于是我插话说:“刚才老师也用到了一个手势,谁注意到了?”学生愣了一个,立刻抢着答出来了。原来我早已留心,要学生回答时,都做了请的手势,预先设置了一个小障碍。我灵机一动,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请同学们用手势表扬他。”

6、学生有的鼓掌,有的竖起拇指,有的做OK手势,巩固运用了新知识。这一教学环节我为了切实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巧妙置疑,让学生释疑,学生学得牢,用得活,教学效果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