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3718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从“人群”到“人群中的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人群”到“人群中的人”关键词:波德莱尔巴黎人群人群中的人都市情感及体验作为一名杰出的城市诗人,波德莱尔一生中有着很强烈的巴黎情结,在他的诗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描绘的各种城市景观。诗人从一个闲逛者的角度,向读者全面而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巴黎风貌。早在上个世纪时,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就把波德莱尔当作城市诗人来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通过分析波德莱尔的诗作,并以法国首都巴黎为范本,深入研究了波德莱尔时代欧洲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过程。波德莱尔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巴黎度过的,由于诗人与巴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因此,他的作品中寄托了他对巴黎复杂的情感体验。同许多人一样,波德莱尔对巴黎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的是无比的不适应和厌倦之情。在本雅明看来,波德莱尔表现出的是一种来自大都市的惊颤体验。一、人群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巴黎。自1801年到1851年间,巴黎的人口翻了一番,几乎增长了100万。此时的文人把目光投向于大量城市群众的叙述。波德莱尔从爱伦•坡对闲逛者的描述中发现现代都市的核心人群(LesFoules)以及人群中的人(Ihommedesfoules),前者是从工厂里流出来的、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原来的共同体中分离出来的个体,他们构成了
3、都市的大众;后者则是常常在路边、商店或橱窗面前扒荡闲逛,他走进一个又一个商店,不问货价,也不说话,只是用茫然、野性的凝视看着一切东西。这两者则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波德莱尔的眼中,人群好似一层面纱,它是得本来可怕的东西展现出令人着迷的效果,只有当这层面纱被撕破,只有当闲逛者面前出现一个人群簇拥的广场,在街战时别得空空荡荡的时候,他们才能看到这座大都市的不被遮掩的图景。由此可见,人群充斥着城市各个角落,布满了整个城市,同时也掩盖了城市本来可怕的东西,只有等人潮退去,我们才能看清城市的内心。人群成了抒情诗的一个新主题。陌生、冷漠以及流动性快的特征使得人群成了秘密、阴
4、谋的诞生地,但也成了不仅是逍遥法外者最新的避难所,也是那些被遗弃者的最新的麻醉药。二、人群中的人人群成了一个吞噬个人的庞然大物,但是,反过来说,它也成为一个隐遁的最佳场所。于是,在对波德莱尔作品的分析之中,又一个意象从乌合之众背后浮现出来,那就是:人群中的人。人群中的人还有其他的一些标签,如休闲逛街者、浪荡游民、密谋者、拾垃圾者波德莱尔在他一篇关于吉斯的文章中就把休闲逛街者称为人群中的人。他们在人群中游荡、窥视,这些人有着共通之处:他们是独立于体制之外的单数的人。他们不仅是诗人的描述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可以说,他们是前工业时代的最后一批幸存者。只有通过人的身体在空
5、间中移动体验,人才能把握整个城市化的过程。而他们正是移动中的体验者,他们居无定所,游荡于街头,在人群中穿梭。我们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城市场景中的生活景色。他们以游荡的方式在大街上行走,城市中的景观形象在他们的眼中得以呈现。闲逛者的观察活动主要是在人群中展开的,闲逛者与人群结为一体,但闲逛者却绝不是人群中的普通人。闲逛者如顾客潮水般涌向商品的陶醉。移情就是休闲逛街者跻身于人群之中所寻求之陶醉的本质。诗人享受着一种无可比拟的特权。他像借尸还魂般随时进人另一个角色。对他个人来说,一切都是敞开的。但没入人群的人在人群中感到的是加倍的孤独,他时时为失去自我而感到焦虑和恐惧。因此,对于波德莱尔来说
6、,现代人不是去发现他自己、他的秘密、他的隐藏的真实的人,而是试图去创造他自己的人。就社会地位、气质性格和个性特征而言,波德莱尔是一个典型的城市闲逛者。他在本雅明的笔下被称为第二帝国时期巴黎文人。波德莱尔的生活经历,处于边缘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独特的优郁气质,决定了他与社会、城市的关系:固守个人的独立性,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极度厌恶,面对资产阶级对思想的独霸,使他以浪荡悠闲的方式另辟蹊径,去探寻事实真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