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

ID:24232349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_第1页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_第2页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_第3页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_第4页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历史角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哲学审视  一、内省思维方式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  (一)对儒家伦理思想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分析。包括生态伦理观在内的儒家伦理思想其思维方式选择了一条内在的道德超越路线,这种思想一开始就不假外求,只通过主体对宇宙人生机器大化行流的体认可获得。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要向人的内心世界用功探索,就可以体验到作为价值本体的义理之天,进入下上与天地同流,达到天与人合一的高尚境界。二程说: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至于圣人,亦是如此,更无别途。(《二程遗书》卷二

2、上)所以在儒家看来,决定一个行为是否合宜或正当的,并不是外在事物的性质或关系,而是行为者大公无私的道德意志的发用,便能决定行为的合宜性[1]。由于古人长期置身于农业经济和宗法专制环境中,侧重向内探求以完善自我,为获得天地之道,依靠人自己对于天地万物的存在加以领悟。儒家认知思维方式则以直觉领悟和类推为主,二程说本文由.L.收集整理: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二程遗书》卷十八)正因人与天地万物本属一体,人、物同理,故不分主客,可直观领悟予以类推,向内反省就能认识天道。  (二)儒家伦理思想思维方式对生态伦理观困境形成的影响。这种不分主客的认识方式和以直觉、

3、类推为主的思维方式的生成机制,就是不重视主体与客体、我与非我的区分,不重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支配作用,因而不重视主客关系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儒家文化认定道德是人的本质,那么在宇宙本体与道德法规的互换过程中,人的本质就被无限地升华,以致等同于宇宙本体人只要尽力挖掘自身固有之道,就能体察自身本质,进而悟解宇宙的真谛[3]。所以儒家思想讲究的是内省自思的直觉性思维,轻视逻辑分析思维。其中直觉式思维的特点不是以概念分析和判断推理为特点的逻辑思维,而是靠灵感,即直觉和顿悟把握事物本质的非逻辑思维[4],这种思维特点具体表现在语言的模糊性和缺少逻辑推理能力。如阴阳学说,本身

4、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但是各种自然现象有其本身的特点和各自的规律性。如果各类自然现象都只简单地用阴、阳相对解释,就会使思维模糊,还会给人一种表面的满足,阻碍人们进一步探索问题。总之,儒家生态伦理观难以在内省自思的思维定势中达成科学共识,因为整个儒家文化缺乏追求宇宙起源和探索自然法则的高层次思辨传统,难以形成科学的理性[5]。  二、社会功利性弱化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  (一)对儒家社会中生活功利性弱化的理解和分析。在我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过着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气候及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使人们创造的中原文明在与周边国家对比中长

5、期保持优势地位。在这种优越的生产条件下,人的物质利益需要的极大满足吸引着世俗社会人们的视线,并且社会的阶级分配和占有模式加大了人们在社会内更多的世俗功利性关注。但是这种优越的生产条件造成了人们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绝对崇拜,人们在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小农经济式的农业社会生产思维,进而导致人们对自然和农业社会的无限崇拜和敬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生产方式更新和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生产力持续低下和发展滞后。同时,我国传统社会政治以血亲家族为基础家国一体的等级制为特征,人们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获得的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在社会规定的范围内实现。这种阶级性使物质利益满足

6、的可能性难以实现,导致生产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不协调,人们的功利物质生活实际上很难得到社会的合理满足,造成民众生活世俗功利性在强化的同时相对弱化。  (二)社会功利性弱化对生态伦理观困境形成的影响。民众生活世俗功利性使儒家文化关注现实生活的衣食住行,相对忽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这样人们在社会生产力低下及生产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的不协调下,民众的生活世俗功利性无论是在自然还是在社会方面其实都弱化了。而儒家倡导的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实践和生态伦理实践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试图通过各自的调节作用消解社会关系不协调中人们出现的不良后果。一方面,儒家肯定人的主体地位,但他们的能

7、动性因为主要体现在政治服务上,而不是探求自然知识和发明创造,从而导致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科技及经济的落后。另一方面,在落后的生产和经济条件下,一般平民应当以生存为基本条件,而不是以忠君效仁为生命的基本出发点[6],所以社会只能通过牺牲自然资源解决民众的生存问题,这与现时代民主与绿色发展的环境是不同的。所以儒家生态伦理观在社会生活功利性弱化的历史中难以经受住生存的考验。  三、国富民强理想制约下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困境  (一)儒家的局限是用血缘人伦关系作为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枢纽,人们的自我意识被血缘人伦观念层层缠绕,致使本来应当享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人陷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