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27422
大小:66.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124例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穴位埋线减肥124例疗效分析曹瑞璋罗方文王芳风(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贵州兴义562400)【摘要】当人体摄人热量超过所消耗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人体内,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肥胖,目前肥胖己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随着体重的增加,易引起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卒中、乳腺癌等等。由于肥胖不仅有损外貌美观,而且也不利体质的健康,所以减肥治疗已成为目前全世界热门的研宄课题。自2009年2月以来,我们为大量单纯性肥胖患者开展了中医穴位埋线减肥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关键词】中医穴位单纯性肥胖埋线减肥疗效1临床资料1.
2、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共124例。20〜50岁104例。50岁以上2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1例。体重最重为102kg,最轻为62kg。腹围最大为118cm,最小为86cm。1.2诊断标准:参照有关文献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内科学》所确立的肥胖症诊断标准。①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②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男性)或0.85(女性),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者属重度肥胖。③
3、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BMI18.5-22.9为正常;BMI23-24.9为肥胖症前期;BMI25-29.9为I级肥胖症;BMI≥30为II级肥胖症。④腰围(腰部周径WC):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可认为是肥胖。⑤腰臀比值[腰臀比(WHR)]=腰围(cm)/臀围(cm),腰臀比大于0.72为肥胖症。1.3纳入标准:①以上2-5项诊断标准中有2项符合者。②年龄20-60岁。③能配合计划疗程治疗者。④符合诊断标准第1项者。1.4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肥胖患者。②年龄<20岁或>60岁。③合并血液、心、脑等严重疾病者。④正
4、在进行其它减肥疗法者。⑤不能坚持配合治疗者。⑥有酒精、动物蛋白过敏史者。⑦某些特殊人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2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除与过食肥甘厚味、活动减少外,尚与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痰浊血瘀、火热等冇关,所以肥胖的发生是冇其相对特异性的脏腑的,一定要辨证论治,对证选择适当的穴位也会根据临床症状,合理调理肝肾、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起到了异病同治的目的。临床我们将患者根据症状分为以下类型:①气虚湿滞,脾失健运:表现为饮食不多,肢体劳倦,动则气短,大便溏薄,肌肉组织胖而松弛,舌淡而胖,脉濡缓无力。取穴:大横、天枢、减肥穴(关元穴旁开3寸)
5、、足三里、丰隆、中脘、水分、关元、脾腧、大肠腧。②胃强脾弱,湿热内蕴:表现为饮食量多,大便干结,口渴溲黄,口臭难闻,肌肉组织胖而结实,血压有吋偏高,舌红苔腻,脉滑数或弦数。取穴:曲池、足三里、公孙、腹结、减肥穴、中脘、脾腧、大肠腧、三焦腧。③冲任失调,带脉不和:表现为食眠一般,大便尚好,小便较频,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经量较少,腹部、臀部胖水囊,舌胖而淡,脉沉细或濡细。取穴:臂購、支沟、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关元、带脉、归来、水道、肝腧。3方法穴位埋线减肥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冇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用一次性埋线针埋入胶原
6、蛋白埋线,达到以线代针的B的,长期刺激穴位。植入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埋线在体内停留15〜30d后自然吸收,故要求患者每月埋线•一次,3次为1疗程。4疗效标准显效:经1疗程治疗体重下降5kg以上,或腹围减少10cm以上;奋效:经1抒程治抒体重下降2〜5kg,或腹围减少5〜10cm;无效:经1疗程治疗体重下降不到2kg,或腹围减少不到5cm。5治疗结果6讨论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是针灸治疗的延伸,即是一种经络疗法。它是将人体可吸收的胶原蛋白线利用特殊的针具埋入穴位,达到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法,也是一种长效针灸疗法。它弥补了针灸原有的扎针吋间短、扎针次数多、疗
7、效不持久、依从性不高、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陷。埋线减肥是通过穴位埋线的类似针灸对穴位长期刺激,对肥胖者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调整,一方面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使胃蠕动减弱、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吋限,从而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减少食量,冋吋抑制肥胖者亢进的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控制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与储存;另一方面,通过穴位埋线类似针灸的作用可以促进机体脂肪代谢,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同吋可以促进能量的新陈代谢,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脂动员及脂肪分解,最终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