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23806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分析《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一书,是马克思于1847年6月写成、7月发表的批判蒲鲁东的二卷本的《贫困的哲学》的一部经济学哲学著作。这部著作在批判蒲鲁东错误的经济学和哲学观点的过程中,阐述了比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成熟的观点。 这部著作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部著作多次给予极高的评价: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
2、,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马克思在1880年3月写的《卡马克思关于〈贫困的哲学〉》这篇短文中说:卡尔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是在1847年,即蒲鲁东的《经济矛盾》(副标题为《贫困的哲学》)一书出版后不久问世的。 我们所以要重新发表《哲学的贫困》是因为:在该书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所以,阅读《哲学的贫困》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可以作为研究《资本论》和现代其他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入门。恩格斯在1848年10月发表的《马克思和洛
3、贝尔图斯卡.马克思〈贫困的哲学〉一书德文第一版序言》中说:本书是1846年到1847年那个冬天写成的,那时候,马克思已经彻底明确了自己的新的历史观和经济观的基本点。205从马克思、恩格斯对这部著作的评价可以看出,《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仅不低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且远远高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的过程中,阐述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总的说来,产品的交换形式是和生产的形
4、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一有变化,交换形式也就随之变化。因此在社会的历史中,我们就看到产品交换方式常常是由它的生产方式来调节。个人交换也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而这种生产方式又是和阶级对抗相适应的。因此,没有阶级对抗就不会有个人交换。马克思用交换发展的历史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交换经历过各个不同的阶段。在中世纪,当时交换的只是剩余品,即生产超过消费的过剩品。在资本主义初期,不仅剩余产品,而且一切产品,整个工业活动都是处在商业范围之内,当时一切生产完全取决于交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了一切生产领域并取得统治地位以后,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都能出让了。
5、 在这个时期,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而在这以前,这些东西是只传授不交换,只赠送不出卖,只取得不收买的。这是一个普遍贿赂、普遍买卖的时期,或者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一切精神的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的真正价值的评价的时期。 二、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一步深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在致安年科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上的错误观点,同时又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上的错误观点的过程中,更加准确、更加深刻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
6、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形式和消费形式,说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当时把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以及交换形式和消费形式都作为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这里说的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社会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就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以及消费形式和交换形式就是由社会制度形式、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构成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当时还把经济基础和市民社会看做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或者说是含义相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
7、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就是指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政权这种政治上层建筑。总体来看,这段话论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人类社会的这三个层次,以及由这三个层次所构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这里说的当蒲鲁东从诉诸国家转而诉诸市民社会,即从诉诸社会的正式表现转而诉诸正式社会,是批评蒲鲁东颠倒了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和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国家的之间的关系。 从本文这四个部分可以清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