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ID:2422027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_第1页
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_第2页
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_第3页
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的论文,对正在写地基和路堤的毕业生有参考意义。韩永兵(夏固原市原州区公路管理段夏756000)中图分类号:U416支献标识码:A:10070745(2011)06007301摘要:公路施工中,对路基完工后沉降的要求很高,而沉降刚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问题,以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果对软基不加以处理,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直接影响到竣工后公路的运行状况及其使用寿命.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1.表层处理法.①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填土前,地表

2、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的砂砾或碎石.②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的通行条件.③敷垫材料法.对于地基土层不均匀,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利用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地基和路堤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

3、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被广为采用.④添加剂法.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时也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生团粒效果外,对被固结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2.置换法.本法是以优质土置换软弱土,确保填土稳定和减少沉降量.施工方法分有人工挖掘置换和借填土自重或用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制置换.其

4、施工都比较容易,多数情况下能短时间内达到要求的目的.从靠性来说人工挖掘置换较优.置换材料应采用即使受到水浸也不致降低承载力的粗粒土.但必须2.对于较深的软基,挖除换填工程量太大,资料显示,施工方采用了粉喷桩.粉喷桩主要是以粉体物质作加固料和原状土进行搅拌,经过理化作用生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合柱体,促使整个路堤产生足够的强度.一般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最用P0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要依据施工时间选用水泥初终凝时间合适的水泥,防止未成型即凝固.试验室应重点对水泥剂量进行监控,重点保证均匀性.我们配制了3%~8%的水泥剂量试验,发现3%水泥几乎不能使软泥固结,6%剂量

5、能满足要求.但是室内配比不能完全代替施工情形,此应该跟踪检测,应对7d桩监控.对于不合格桩,应原桩边上补桩,新桩与旧桩净距20cm.出现较多不合格桩应查找原,进行改正.3.抛石挤淤.用于存多处鱼塘和常年积水的洼地.这些地方,软土层位于水下,更换土壤较为困难,或者基底直接落含水量极高的淤泥中,土壤稠度远超过液限,透水性差、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且这些地方大多为高填方路堤,若对软基不加任何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造成公路不能正常使用.对于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采用抛石挤淤法效果最佳.当路堤较低且淤泥

6、层较厚时,为增加换土高度,用挖掘机自一端向另一端或由两端向中间逐段挖除上部3米左右的软泥外运,挖除段落的长短,以挖掘机能够工作的最大水平距离为准,挖除一个段落后,即进行抛石.抛挤时,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向两侧扩展.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处向低侧抛投,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有2m宽的平台顶面.抛石达到地表常水位以上50mm时,抛石回填的片石顶面上,铺本篇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经典标题10~30mm厚碎石垫层(砂砾垫层)整平压实.整个路段铺筑碎石垫层(砂砾垫层)平整压实达到要求后,即开始路堤的正常填筑.抛石挤淤时,

7、由于处沉降不一致,从而路堤下面残留部分软土,完工后,则会产生不利的不均匀沉降,而必须注意垫层铺筑后的压实,以使淤泥挤出,减少这种不利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