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雁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雁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张汉武王冰曹运东潘宗海 摘要介绍了雁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感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及诊断,总结了治疗措施,以期为大雁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雁;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状;诊治 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灰雁、中鸿雁、豆雁、黑雁、班头雁、雪雁的总称。大雁适应性广、抗病力强,野生状态下多在气候适宜、水草丰盛的地方生活,以植物嫩叶、细根、种子为食,其中多以杂草为主。大雁性情温顺,尤其是鸿雁和灰雁,常被选择作为人工驯养繁殖的主要品种。1~30日龄的雏雁由于体温调节能力差,
2、消化机能不全,在天气突变、饲养管理差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极易感染禽霍乱等疾病,因此这一时期是人工驯化饲养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倍精心照料[1]。2010年5月10日,安丘某大雁养殖场的雏雁发生了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发病率48.7%,病死率为24.7%。经及时确诊后,在对症治疗1周后,基本控制疫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共饲养大雁15000只,分20个雁舍进行喂养,20日注射小鹅瘟疫苗。其中2个雁舍共饲养1500多只大雁,在28日龄时雏雁开始出现鼻窦肿大、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下痢等症状,到31日龄时共死亡380只,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
3、庆大霉素等药物肌注治疗,收效甚微。 2临床症状 发病大雁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鼻窦明显肿大,刺破挤压时有恶臭脓液;排黄绿或黄白色稀粪;后期头颈歪斜,抽搐,运动失调。一般发病2~3d后死亡。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雁10只,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和肠黏膜卡他性炎,伴有神经症状的病雁脑实质充血。 4实验室检验 直接涂片镜检:用肝组织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分离培养:以无菌操作取脑病料分别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上,37℃烛缸培养24h
4、。血液琼脂平板上长出溶血、凸起、闪光呈奶油状小菌落,约1.5mm;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长出隆起、表面光滑、半透明的圆形菌落,约2mm;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常单个或成双存在;瑞氏染色可见两端浓染。取明显病变的肝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肉汤培养基上,于37℃培养24h。在普通琼脂上长出灰白色、边缘整齐、隆起的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均匀一致的粉红色菌落;肉汤培养基均匀混浊。取培养物镜检,可发现同组织触片一样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生化试验:由脑分离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不发酵葡萄糖、木糖、果糖、麦芽糖、蔗糖、
5、乳糖、山梨醇、肌醇、卫茅醇;不产生H2S和吲哚,V-P试验和MR试验均为阴性;尿素酶试验阳性,接触酶试验阳性。由肝组织培养的杆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产酸产气,靛基质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H2S。药敏试验:用2种培养物分别做药敏试验。经24h培养,这2种杆菌对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强力霉素、红霉素、新诺明、壮观霉素均高敏;对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土霉素低敏或不敏。 5诊断 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诊断发病大雁是由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2种杆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的[2]。 6治疗措施 根据药敏试验,首先选高敏药物氟苯尼考对受威胁及
6、刚发病的雁群进行治疗,首次用药时加大1.5倍药量,以后用常规量,拌入饲料连喂6d;或磺胺间甲氧嘧啶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d。用药物防治的同时,加强做好雁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采用带雁消毒,在每天早晚清扫粪便后进行,保持雁舍及活动场地的清洁与干燥,及时对患病和健康大雁进行有效隔离,并对健康大雁进行全群预防性给药[3]。通过以上方法处理1周后,该病基本得到控制,15d后未见该病的发生。 7小结 条件性病原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饲料、饮水、粪便及正常动物肠道中,在环境不利时,易诱发大肠杆菌病。此次雁病就是由于感染巴氏杆菌病后,抵抗力下降,加上环
7、境条件差而并发感染大肠杆菌病。因此,大雁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本病极易引起耐药性,必须进行药敏试验,针对性地选用敏感药物做好药物保健,交换使用效果更好。由于大雁为水禽,雁舍要防热、防寒、防潮,尤其是雏雁,夏天需注意防暑降温,保证水源充足、良好、清洁;雏雁出壳后第1周左右要注射小鹅瘟疫苗,每周定期对养殖场地、用具进行消毒,3周左右要定期合理地运用抗生素来预防禽霍乱的发生[4]。注意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尤其是夏季高温期间,应防止食物变质发霉变质和中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