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

ID:24188674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_第1页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_第2页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_第3页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_第4页
资源描述: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细细地咀嚼《唐诗鉴辞典》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诗的析文,觉得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析文中说: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这样,势必后面只好说:风雪句应也不是所见,而是耳闻。其实,风可以闻,雪是绝对不可以闻的。(风雪可闻,不是诗人说的,因此,我说雪不可闻,不属于杨慎千里莺啼之类的问题)因为析文说次句写已投宿,所以犬吠也只能是卧榻上听到的,这里也有不少疑点:一、黑夜投宿的生人在卧榻上很难判断犬吠的具体位置;二、犬吠不一定是归人,可以

2、是路人,也可以是歹人,还可以是其它动静,究竟犬吠什么?屋内人也很难说清;三、旅人在卧榻上听见犬吠才去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是不符合一个人的心理反应的。既然有狗,旅人投宿时也该被吠,只有突如其来的犬吠,才可能在一个奔波于荒山野岭的旅人心中引起强烈的震动。这些问题还不是主要的。按照所见、所闻的线索分析,不可避免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为了不使读者感到脱节,不得不从字面去抠: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恐怕析者心里也很清楚,一首诗前后是否脱节,不是看如奴婢的辞,而是看似主人的意。意好比一根贯穿其中的线索,如果没有它,诗就穿贯无

3、绳,散钱委地(清袁枚《续诗品》)。从析文析出的两个诗境看来,确实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意能够把上下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意圆语响(孙矿《唐诗品》的目的,析者从字面上寻找联系的根据,应该说是出于无奈。敲出这么多问题,原因在哪里?我以为是把贫解释成贫穷造成的。这里的贫应该作少或稀少解才合适。这种解法,《说文解字》中已有说明:财分少也,段注:合则见多,分则见少。贫用少义,在唐以前的其他书中也并不鲜见。《诗经》中《卫风氓》: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邶风北门》:终篓且贫;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有学饱而才馁,才富而学贫。在现代汉语中,单解贫字虽无此义,却有贫乏一个

4、词条。因此,天寒白屋贫这句诗意为:为什么天冷的时候途中的茅屋就这样稀少?换句话说,:天这样冷,还没有看见可避风寒的茅屋!这样讲,看来似乎有些矛盾,好象茅屋是因天寒才稀少的。其实,这是境由心造,与常言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所采用的方法相同。只有这种看来矛盾的东西,才能把旅人那种急迫投宿的心情充分地表现出来,真正起到加倍和进层的作用。把贫作少解,全诗就可以理出这样一个层次:首句写日暮途穷而产生投宿的想法,次句写不见宿处焦急的心情,第三句写突然找到了驻足的地方,第四句写宾至如归的喜悦。全诗还可以分成两个场景:前两句写黄昏,后两句写黑夜,中间省略了劳顿

5、奔波的过程。这样一来,从头顺流而下,一气呵成。因此,才可以说这首绝句的意法首尾相衔(清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二十字如弹丸脱手(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才可以在诗中看到一个完整的旅人形象。正因为贫作少解,才可能有旅人从黄昏到黑夜一段艰苦的跋涉。有了这段不寻常的跋涉,才会使犬吠如异峰突起,显得特别耸动,那闻字才分外传神,那风雪夜归人就有如脱水而出的芙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如果没有白屋少而导致的这段跋涉,即使主人优礼相待,也不会有像回到自己家里那样温暖的感受,那归人一词就极为平常,谈不上精警,歧义也就由此而生。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还可以从刘

6、长卿诗歌的特点方面加以印证。他的诗多写贬官的哀伤和蕴含寄托的山水景物,风格含蓄温和。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应属山水之类,理当有所寄托。寄托什么?只有先看一下当时的背景: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因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在遭贬之后,而且前面按照贫作少解理出的线索与此事的发展经过基本一致。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无路,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下半首似言绝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给自己带来了一点

7、可以喘息的光明,当然也包含无限的感激之情。以此看来,这首诗的内容是何等丰富!它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而且反映了诗人政治生涯的酸辣。无怪诗人曾经得意地说:风景随笔摇,山川入运筹(《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如果贫不作少解,是很难找到这些极其隐晦的内涵的(责任编辑:adm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