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61391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对阅读教学之拿来主义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阅读教学之拿来主义综述 对阅读教学之拿来主义综述 没有人专门教你怎样写作,但是在阅读与交流中学生会学了表达也学会了写作。而我们国家自古以来讲的就是“学而优则仕”,中国人讲的是集体主义,因而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更上一层楼”,也就是现在的考大学。你永远无法靠量化去评判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不能说诺贝尔奖除了达赖就没有中国公民获得,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语文教学的根还在中国文化中,而且也必须在中国文化中。但是好的东西我们可以拿来为己所用。问题就是怎么用。我认为,美国教师的导学案,或者说这种教学方式正好
2、适用于我们的阅读课教学。着名特级教师程翔有一个观点,“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能拥有自己心中的太阳的话,他就会用自己心中的太阳去照亮别人,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不会去依赖别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拥有自己心中的太阳,在美的熏陶下成长。从语文的角度来说,最能够受到美学教育的就是“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这个好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新课改人教版教
3、材必修一到必修五每本书后面都有两篇名作导读。让学生有机会与经典邂逅,与经典谈一场惬意的恋爱。我们刚开始的做法一般是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人生简历等,就像把学生领到文学名着的门口,然后说,“你自己进去看吧!你的美人就在面前,你们恋爱吧!”这种相亲式的导读,成功率实在有限。或者就是复述一遍作品的情节,结果是作品原来的韵味和蕴藉消失了,语言的魅力没有了,仅仅剩下情节和故事。 无异于交给学生一副骨头架,还强迫他爱上这幅架子。这样的“导读”对于普及文学名着应付考试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无法实现揭示和理
4、解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的目的。这样导读之后我们就会安排学生寒暑假或者平时下去自己读,然后写读书心得。可怜的学生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拿到一本厚厚的小说要如何写读书笔记,应该从何下手,应该写些什么。最后要么上百度搜,要么就只是摘抄原文凑字数。这种时候以自己为代表的老师们多半会责怪他们不认真学习,不好好读书,不尊重经典。现在想想自己是如此可笑。老师没教,学生没有范本,他们该何去何从,连葫芦都没有,怎么画瓢呢。比如,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已经让今天的中学生对周树人变得冷淡。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在大师泛滥的消费文化时代
5、,在教授、学者迷失自我的所谓学术环境里让90后如何去理解那个被教科书神化、圣化的“革命者”鲁迅?大概没有多少90后了解鲁迅能比对周杰伦更多——当然这种比较真的在亵渎鲁迅。我们多会责怪世风日下,学生不懂鲁迅,或者干脆因噎废食地把先生从教材中请走,或者就是一看到鲁迅就全身毛孔紧闭,吓出一身冷汗,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还没学就告诉学生鲁迅是很不好懂的,你们只要了解就行了。 钱理群教授说鲁迅这个人要么让人爱要么让人恨,你很难对他产生中间的情感。那为什么我们不相信学生中也有喜欢鲁迅的呢。那我们为何不用“拿来”
6、之物给学生们一片阳光。假设做了这样一份导学案,从多个层面解读鲁迅的文学作品,甚至运用多种文本批评的方法,形式主义也好,结构主义也好,还是叙事学批评也好,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比如举一篇短篇小说,《故乡》。这虽然不是大部头的经典,但仍可借鉴其解读的方法。《故乡》的文本分析,可以提示学生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探讨“我”这个叙述者的角色和作用,还可以从“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来探讨。总之语文课的确不能上成政治课,但是不代表语文课就不谈社会,没有不同的社会怎来不同的文学作品。讲鲁迅,不谈政治可能吗,他的作品本来
7、就是中国的一部人类学。所谓“回归文本,就是指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从字里行间读出读者可能读到的内容,不去强加,不去随意敷衍。”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他面对的是多么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明白它为什么比网络文学更有艺术魅力。最后,我还想说语文教学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如果我们能将教材中的篇目进行选择和整合,回归文本,运用“拿来主义”,编写一些有效的导学案,给学生们设置一些能够触碰到语文精神的问题,这样或许学生与文学作品真的可以从陌生人变成“恋人”甚至伴随终生。而我们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行走在这片荒凉的戈壁上,
8、找寻文学的甘泉,滋润贫瘠的心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