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防治对策

猪疫病防治对策

ID:24138986

大小:67.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猪疫病防治对策_第1页
猪疫病防治对策_第2页
猪疫病防治对策_第3页
猪疫病防治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猪疫病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猪疫病防治对策郭世栋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猪的疫病种类比较多,传染性强,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养猪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防疫的意识,导致猪疫病的发生与流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猪疫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并且对猪常见疾病的预防提出丫相应措施,为猪疫病的防治提供研宄基础。关键词:11猪疾病的传播途径疾病的传播需耍三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群体,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对着三个环节进行处理,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和隔离易感群体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对猪只的疾病控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1种猪的引种对新猪种引进要格外注重疾病防治,新猪种特别是国外品

2、种的引进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新的环境下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扩散。1.2猪只的交易猪只养肥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进行销售,各种不同品类的猪只的过度集中会使疾病迅速传播,即使短暂的停留,也可能携带病毒,当带回猪舍之后,又会导致更多的猪只传染。1.3生存的环境猪舍的环境会对疾病的发生和扩散有重要作用,清洁的猪舍会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猪舍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粪便及时清理,定时消毒,对陌生车辆、人员的进出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1.4饲料的投喂饲料是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特别是动物性饲料,由于含有较高的微生物会导致疾病发生和扩散,因此,对饲料需要预先进行检疫,对饲料的进行预处理,预先加热后进行干燥。1.5后代的培

3、育携带病原体的种猪会通过受精过程将疾病传染给下一代,特别是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受精工具的卫生需要进行严格把控,选择健康的公猪进行传播下一代的工作,保证精子活力和卫生。1.6疫苗免疫因素疫苗研制是通过筛选自然弱毒株、强毒致弱和强毒灭活三种方式产生的,接种活苗本身存在疾病突变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易感猪群,接种疫苗可能会诱发疾病,因此,在接种过程中尽量减少活苗的使用。1.7媒介动物传播因素在炎热的夏季,蚊、蝇、虻等吸血昆虫可以传播的疫病。鼠、猫、犬是许多病原体的携带者或是中间宿主,所以它们也是疫病的重要传播者。2猪疾病的防止措施2.1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对新品种的引入,需要首先对木地的猪种和疾病发生情况进

4、行调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猪舍进行撤离消毒,避免闲杂人员进出,将猪舍隔离一周后可以引进新猪。使用的运输工具同样需要进行彻底消毒。2.2规范种猪交易市场种猪的交易需要严格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执行,进行销售的种猪需要进行耳号和耳标,明确猪的种类、性状和健康状况,对已经接种的疫苗进行明确标注。禁止私卜违规销售。2.3加强种猪饲养管理工作人员对猪只的形貌状态进行严密观察,对发生外观或者形状改变的猪只进行隔离诊治。引进的新猪种需耍及时提供已经消毒过滤的清水,新猪进入猪舍3~4h再投喂饲料,并且延续之前的饲料品种和喂养方法,帮助新猪平稳度过适应期。2.4加强种猪隔离舍管理对于引进的种猪在隔离舍内饲养

5、1个刀后再放入猪场,猪舍的卫生会对猪的生长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干净整洁的猪舍可以提高猪的生存感受,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疾病发生和扩散的可能。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早晚两次彻底清洁。2.5猪场的建设环境猪场的建设选址应该选择竹风向阳的地方,猪场与猪场之间的距离应该超过一千米,每一个猪场应该配备消毒设施和绿化设施。工作人员需要定时消毒,并且经常更换消毒药剂,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于猪场的环境也要尽量做到绿色生产,建设沼气池,对已用过的饲料编织袋进行消毒后循环利用等。各个猪场应该具有主人翁精神,共同努力降低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猪场内除了猪之外,避免其他生物进入,防止病毒携带,切断病

6、毒的传播途径。2.6重视宣传教育很多养殖户凭经验进行养殖,缺乏科学的养殖理论和依据,因此疾病发生后常常束手无策。因此,提高猪场的疾病防治首先要对养殖户进行科学思想教育,提高预防措施,从根源上切断传播的可能。参考文献[1]谢鹏程.猪疫病及防治对策研宄[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8):36.[2]刘俊明.猪疫病的防制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7,(07):32.[3]李朝飞,叶茂启.猪疫病治疗技术及防治对策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05):112.[4]李海峰,李凯芳.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L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37(04):45-46

7、.[5]黄铭.关于猪疫病及防治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01):46+51.[6]李红玉.探析猪疫病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01):1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