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 说课稿

伴性遗传 说课稿

ID:24121348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伴性遗传 说课稿_第1页
伴性遗传 说课稿_第2页
伴性遗传 说课稿_第3页
伴性遗传 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伴性遗传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伴性遗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同

2、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Ø知识性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Ø能力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Ø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3、教学重点和难点Ø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Ø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

3、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二、说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常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含义是,并不是一提探究,就一定要动手做实验。虽然既动脑又动手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大班额、课时紧的国情下,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

4、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三、说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四、说教学过程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探索愿望,尝到探

5、究性学习的乐趣,并达到探索目的,从而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倾听故事引起关注Ø故事呈现:首先煤体呈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阅读,引发学生对色盲症的关注。Ø引导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启示?获得启示:①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②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2、盲图体验激发兴趣Ø简要介绍红绿色盲对人类的危害。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Ø展示红绿色盲检

6、查图,学生识图辨认,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3、系谱展示了解特点Ø系谱作用:人类的遗传病很多,色盲是其中的一种,人类又不能利用杂交实验来检验,只能利用家系来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人类遗传病研究的方法。Ø认识系谱:展示“资料分析”中的色盲系谱图,了解图示各部含义。Ø问题引导: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观察思考:答案——男性。与性别有关。4、问题探讨导入新课Ø展示资料:据社会调查,红绿色盲的患病男性多于女性,而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性多于男性。Ø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阅读资料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②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

7、表现又不相同呢?Ø分组讨论:每4人为一组,自由讨论。Ø表达交流:以4组代表各自表达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各组同意哪组。Ø形成结论: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属伴性遗传。借此导入新课。注:“问题探讨”中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开始不容易回答出来,只需回答出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即可。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问题探讨的习惯和能力的形成,起到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真正解决问题以正课探讨来进行。[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