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

ID:2410271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_第1页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_第2页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_第3页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本文通过飞利浦·约翰逊所设计的水晶大教堂这一案例,阐述了国际主义的产生发展的背景以及这种风格在建筑中表现出的特点,还有这种风格的代表设计师等。  关键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水晶大教堂  :J59:A:1005-5312(2011)29-0064-01    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Look)。这种风格在战后的年代,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平

2、面设计风格,成为垄断性的风格。80年代开始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因为种种愿意而开始衰退,从而造成了包括后现代主义等等一系列当代设计运动的产生。  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50、60年代,美国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已经牢固的建立了。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批大师,如米斯·凡德罗、马谢·布鲁尔、沃尔特·格罗佩斯已经成为美国建筑界的魁首,领导了整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主流。他们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比如米斯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theSeagram)、以及意大利设计家吉奥·庞蒂(GioPonti)在米兰设计了佩莱利大厦

3、(thePerelliBuilding)等,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从而影响到全世界的公共建筑风格。  从发展的根源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同宗同源的,德国包豪斯的领导人基本都来到美国,在美国主持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学院的领导工作,贯彻包豪斯思想和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即国际主义风格。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已经大相径庭,虽然形式上颇为接近,但是思想实质却有了很大的距离。  现就以飞利浦·约翰逊在洛杉矶的科斯塔——梅萨市设计的水晶大

4、教堂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建筑中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飞利浦·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他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米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声名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完成了纽约的美国电报公司大楼,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商业化的波普风格的建筑,堪称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另外,他设计的匹兹堡平板

5、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教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也是建筑史上无法忽略的经典之作。1980年在加利福尼亚加登格罗夫建成的水晶教堂位于落杉矶南。该教堂可容纳300人,是耸立在高速公路旁的巨大水晶体,故得名水晶教堂。建筑利用白色X状屋架和反射玻璃构成长415英尺、宽207英尺、高达128英尺的大空间。反射玻璃仅使8%光线透入室内,形成一种水底般的宁静气氛。室内无空调,由反射玻璃窗的机械设备控制窗户通风。这个设计满足了业主的期望,他认为这一座像是没有屋顶和墙的教堂是人间天国的象征。  人们在谈论国际主义风格时总是带有

6、某种偏见,这似乎与国人的传统道德准绳以及意识形态有关。这种偏见最初直接源于国际主义风格的“出身”。国际主义风格是战后现代主义的新发展,在设计风格上,它们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态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国际主义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在设计形式上,由于米斯·凡德洛“少就是多”的观点影响,过分强调减少形式,而走向了不强调形式的形式主义道路,从此背离了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但人们在分析国际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的本质差异时却突然离开了设计本身转向了意识形态领域,认为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具有明显的

7、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目的是为大众服务。这些都体现在对功能的追求和符合机器工业的现代设计形式上。因此,如果我们撇开设计本身的技术层面而仅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考虑就不难得出结论:国际主义风格一开始就是目标高贵单纯的欧洲现代主义在美国商业气息浓厚的土壤中的变种。而往往易与金钱产生联想的商业化作为国际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使其一开始就遭到了所谓精英文人的蔑视。但是过于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考虑而偏离设计本身的技术层面就难失偏颇。其实正是符合社会发展大势的商业化使国际主义风格曾一度席卷全球,在70年代更是达到登峰造极

8、的地步。  不能不说,国际主义风格是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进程中的最佳选择。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永远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丰裕社会的到来,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复杂多样化的,当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后,设计也就从国际主义风格的一统天下而走向了多元化。国际主义风格虽然失去了昔日的“霸主”地位,但作为一种成熟而稳定的设计风格在当代仍然显示出其生命力,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