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

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

ID:24077393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房颤动240例临床分析覃建科(广丙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丙防城港538021)【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70-02【摘要】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240例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房颤位居首位,非风湿性房颤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结论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是房颤的主要病因,关注房颤的病因,对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心房颤动病因分布治疗与预防为了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的病因分布特

2、点,指导房颤的治疗。木文对我院240例房颤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16例,女性124例,年龄18-90岁,平均(60.6±14.2)岁。1.2方法全部患者均经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房颤的分类按“三P”分类法,即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1]。2结果2.1年龄及病因各年龄段的患者病例数和房颤病因见表1。结果显示,风湿性心瓣膜病引起的房颤占据首位,达32.1%;其后依次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甲亢。表1

3、房颤患者各年龄段发病例数和病因分布注:其他乜括①年龄小于60岁,无上述病因,但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前后径扩大(≥40mm);②年龄大于60岁,但无心肺疾病证据;③病史不详。2.2房颤分类及构成240例房颤中,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59例,永久性房颤141例。3讨论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房颤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65岁以上人口为3°/。一5%,到75岁房颤的发病率达15%[2]。房颤的危害是诱发或加重心衰,促进心房重构和血栓事件的发生。非心瓣膜疾病性房颤的存

4、在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增加5-6倍[3]。房颤的发生机制0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个小折返环”学说已被动物实验和临床所证实[4]。本资料显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是引起房颤的主要原因,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最高。但在不同的年龄段房颤的病因冇明显不同。40岁以前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预激综合症为主,40-60岁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0岁以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占首位。说明房颤的发生率与各年龄段心脏病的发生率冇直接关系。房颤按发作持续吋间分类:能自动转复、持续吋间<7天者为阵发性房颤,房颤不能自动转复、

5、持续吋间〉7天,但≤l年者为持续性房颤,〉1年者为永久性房颤。在本组病例中,阵发性房颤占16.7%,持续性房颤占24.6%,永久性房颤占58.8%。房颤治疗策略主要是①针对房颤发生的病因或诱因进行治疗;②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冇抗心律失律药物复律和直流电击复律,主要药物有胺碘酮、心律平、索他洛尔等;③控制房颤吋心室律(心室律控制),常用洋地黄、钙拮抗剂、β阻滞剂等。治疗目标为静息状态下心率60-80次/min,轻度活动心率不超过100次/min,地高辛更适用于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β

6、阻滞剂对于运动后频率控制更为理想,必要吋联合应用地高辛与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更能达到对心率的满意控制;④抗凝治疗预防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主要药物冇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华法林预防非瓣膜疾病性房颤所致栓塞的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325mg/d,75mg/d无预防作用[5]。0前还有一种新型U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一Ximlagafnn,封闭左心耳等。综上所述,除了重视风心病及其并发症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U的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上升,这将导致房颤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因此,对于预防和治疗

7、冠心病、高血压至关重要。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改善心功能、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lJWyndhamCR.Atrilfibrillation:themostcommonarrhythmia.TexHeartInstJ,2000,27(3):257-267.[2]KannelWB,Abbott,SavageDD,etal.Epidemiologlcfeaturesofchronicatrialfibrillation:TheFraminghamStudy,NEnglJMed,1982,306:10

8、18.[3]Riskfactorsforstrokeandefficacyofantithrombotictherapyinatrialfibrillation.Analysisofpooleddatafromf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ArchInternMed,1994,1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