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

ID:24040895

大小:4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2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_第1页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_第2页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_第3页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_第4页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学会设计》【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   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适应对象】  

2、 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

3、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归纳 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实现的程度也不一样。三、情景讨论:目标是海上航行的灯塔·······   1.出示材料:在一个跳高实验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教练不作任何技术指导,只根据每个人的特

4、点和差异,每天确定不同的跳高目标。 2.小组讨论:两个组的跳高成绩为何出现明显差异? 3.教师归纳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人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心理到生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填写“问卷”:检视自己的目标概况1.你曾经有过哪些目标? 提示:包括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以及其他日常活动,如游泳、学自行车、做风筝等。2.你认为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3.原因是什么? 4.交流分享“问卷”的前两个问题。五、讲述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1.教师向学生介绍约翰·戈达德的故事:    2.小组讨论:约翰·戈达德是怎样为自己确立目标的,又是怎样付诸行动的?你听了

5、约翰·戈达德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和体会?3.教师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回顾与展望,与学生分享成长的喜悦。 (教师介绍小时候的梦想、对未来的设计以及人生格言)·······4.请学生静静地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写自己《一生的志愿》及人生格言。 六、“心理透析”:分享将梦想变成现实的策略,设计实现目标的计划或方案   1.教师讲述: “人无志不立”,“立志不定,终不济事”。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志向是生活的路标。中学时代,正是立志的最好时机。   2.出示配图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   动机斗争——确立目标。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我要考上某某大学”、“我要在初二年级加入共青团组

6、织”等等。   暗示成功——相信梦想能实现。梦想是很有力的暗示,虽然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没有梦想却是“零”;如果一开始就感觉自己会输,那么肯定会失败。   自我激励——实现目标。每个人都能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激励自己。梦开始时总是可望不可及的,惟有不断地自我激励才能获得成功。   3.小组讨论:对“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的理解。   七、行为训练   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方案(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技能、习惯、健美等都可以)。心理健康教案《请让我来帮助你》·······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教学

7、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二、看小品,明理。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小亮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小亮打他,急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