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19400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盆景一灌丛一苗木——审美视角下的生态习作[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盆景一灌丛一苗木——审美视角下的生态习作盆景一灌丛一苗木——审美视角下的生态习作盆景一灌丛一苗木——审美视角下的生态习作盆景一灌丛一苗木——审美视角下的生态习作江苏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214104) 朱丽清审美是人类观照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们根据自身要求对社会客观存在作出的能动反应。写作是人类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呈现的一种能动性活动。两者都是以意向与情感为核心对客观世界作出主观反应的生命活动,因此,两者存在质的统一。当不同的审美取向投射于写作活动时,作文的内容情感、言语构造也会呈现不同的审美形态。本文试图以审美的视角来观照习作教
2、学,探寻习作教学的方法,培育习作活动的生态。一、回眸——审美取向跑偏后的两种病态习作(一)盆景式习作如盆景扭曲个性取悦观赏者一样,盆景式作文主要指作文的主体——学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着上了功利化的色彩。为了使学生写出合乎标准的作文,课堂上充斥着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遣词造句与布局谋篇的技能性讲解和操练。有的教师甚至把每一个自然段的关键内容以及可选用的好词好句都写在黑板上,学生只需在教师提供的模子中做填空、连句的文字游戏。学生为了写出被认可的作文,在写作时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唯恐它不够高尚;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唯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不愿用自己的语言,唯恐它是幼稚的,不成熟的。
3、而当今某些作文大赛的获奖作文,也有教师润色甚至捉刀的痕迹。(二)灌丛式习作这是针对盆景式作文的弊端而提出写“放胆文”后出现的又一病态作文现象,倡导学生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写作,使千人一面、矫揉造作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但是部分教师曲解了“放胆文”的本质,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不敢越雷池半步,放任学生随心所欲地写,生怕稍一指导就被扣上指导过多的帽子。于是,学生习作中,有荒诞可笑的作品,有不着边际的作品,有宣泄私愤的作品……另外,由于没有了规则的束缚,大部分学生的作品毫无章法,或者寥寥几行,或者混乱无序,形式上的自由催生了敷衍之作。二、叩问——在中庸思辨中寻求融通之道审视盆景式习
4、作和灌丛式习作这两种作文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习作审美中不良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内容情感和言语构造的病态,使作文活动失却了应有的生态。习作到底是什么(审美取向)?习作到底要写什么(审美内容)?习作教学到底该怎么教(审美方法)?这是我们从盆景式习作和灌丛式习作中产生的疑问,我们试图在对盆景式习作和灌丛式习作的中庸思辨中寻求融通之道。价值取向:迎合→放任→归依;内容情感:禁锢→开放→敞亮;言语构造:精美→粗糙→本真。三、探寻——以“道法自然”塑苗木式习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法自然”的审美观塑习作教学,一种鲜活的习作形态——苗木式习作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苗木
5、式习作指直面儿童语言,直指儿童心灵,既立足儿童本位又给予适度引领的生态型习作。(一)价值取向的归依儿童涉世未深,天真烂漫,但也正因心智的不成熟和阅历的浅薄,他们往往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作文不是不可以描写有悖美好的内容,其实审丑就是审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写丑的目的是揭露丑,彰显美;讨伐假,宣扬真;鞭挞恶,唤醒善。面对学生的审美困惑,如果教师以张扬个性为借口而无视无为,那么学生纯洁的童心将被渐渐侵蚀。(二)内容情感的敞亮习作向生活敞开,便拥有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辉煌璀璨的日月星辰、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无不包含美的意象和情感。但身处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大舞台,学生的习
6、作还是出现了主题陈旧、内容老套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①发现美的眼睛。习作是儿童心灵的产物,习作中的美来自儿童柔软的心、细腻的情感,这需要教师的教导。②“现在进行时”。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现在进行时”发生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在教学中通过现场观察、场景再现等途径为学生的习作创设情境。(三)言语构造的本真①语言之本真。童言无忌,儿童的言说是天性的流露,是纯真感情的直率表达,我们应尊重儿童的表达习惯,鼓励他们把原汁原味的童言写到习作中。②构造之本真。美的习作离不开美的结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谋篇布局的机械训练,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
7、心理和表达需求自由写作。而当前的作文训练长期处于无序状态,针对此现状,教师首先应对各学段的作文训练进行有序的规划,明确不同学段、单元的训练重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其次,通过片断仿写、故事接龙、限时写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通过小组互评、教师选评等形式及时指导,提高作文训练的效果。以审美视角观照习作教学,盆景式习作的功利性使我们反思儿童本位的回归,灌丛式习作的随意放任使我们关注教师的适度引领。我们在审美取向的游移中尴尬,而中庸哲思下的理性探索,使“道法自然”的审美视角豁然洞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