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教学规范

《环境监测》教学规范

ID:24016816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环境监测》教学规范_第1页
《环境监测》教学规范_第2页
《环境监测》教学规范_第3页
《环境监测》教学规范_第4页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教学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环境监测》教学规范一、课程教学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环境监测2.课程类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是必修专业课,对给排水专业是专业必修基础课。3.教学对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给排水专业。4.教学安排:安排在三年级,一学年5.总学时数:108学分:6.周学时数:37.教学大纲:《环境监测教学大纲》参照全国高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环境监测教学大纲》,结合本校实际编写。8.教材:奚旦立等编,环境监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9.教学参考书(1)蒋展鹏等编,环境监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3)奚旦立等编,环境工程手册——环境监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二、教学目的要求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给排水专业的必修课,它是环境治理工程和给水排工程的眼睛。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监测技能得到扎实的训练,能对治理工程效益进行评价,对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可靠数据。教学总体基本要求(一)了解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二)了解环境监测的对象及选择监测项目的原则(三)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时的常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样品保存方法,及测定前的预处理

3、方法。(四)掌握各种污染物测定方法的原理、操作技能,并能在实际中应用(五)具备制订监测方案的能力,并能对污染源的调查、环境质量的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六)懂得在监测过程如何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七)了解环境监测的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改革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比2:1。理论教学以教堂教学为主,辅以习题课,并且通过实验课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设计实验、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制订监测方案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仍是目前高校教学的主要方法。基于生源的基础,要注意因材施教,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方法。由于许

4、多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都已讲授过,所以本门课重点要讲清楚怎样保证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样品,以及如何把质量保证活动贯彻于整个监测过程。对于先进的监测仪器,自动程度高的,由于价格昂贵,不可能购买,争取到作CAI课件,帮助同学搞清楚其基本原理。1、习题课环境监测是一门科学性、应用性、针对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尤其是监测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监测结果的计算和统计,以及监测结果对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治理效益的评价等,都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综合性和灵活应用监测技术与方法,这些都需要通过习题课得到加强。2、作业与实验报告环境监测课程特点之一是作业计算题比较多。环境监测

5、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监测结果的计算和可信度、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监测结果的统计及其对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的指导性都要通过习题(作业)来得到巩固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业布置与实验报告的批改就显得很重要,也是检查学生学习及实验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3、多媒体教学监测仪器的功能,监测的程序,区域、流域的布点采样原则,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直观性和抽象性的有关内容,能够制作CAI或三维动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对于提高效果和教学质量起至关重要作用。4、考试与毕业论文按本课程考试大纲个试题库出好考题,要求闭卷笔试。按本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根据教师教学、科研实际进行指导

6、。四、教学过程的规范1、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编号知识考点及细目重点A难点B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2.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AB3.环境标准A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概述2.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AB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AB4.水样的预处理AB5.物理性质的检验A6.金属化合物的测定A7.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AB8.有机化合物的测定AB9.水质污染生物监测AB10.底质监测第三章大气和废气监测1.大气污染基本知识A2.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A3.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AB4.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测定AB5.颗粒物的测定AB6.大气降水监测7.污染源监测AB8.

7、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9.标准气体的配制A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1.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2.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A3.有害特征的监测方法AB4.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5.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AB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1.土壤组成和土壤背景值2.土壤污染物的测定AB第六章生物污染监测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A2.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A3.生物样品的预处理AB4.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第七章噪声监测1.声音和噪声2.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A3.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AB4.噪声测量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