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08113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现状及干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现状及干预策略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和医院感染知识的现状,以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2014年9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我院500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防护及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木知识知晓率较高(>85.0%),但对较深层的问题缺乏认识。结论:应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职业防护能力,以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预防艾滋病医院感染。关键词:艾滋病;职业防护;医院感染自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AIDS)发现至今,AIDS的流行在全球己
2、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AIDS病毐感染者及AIDS病人(peoplelivingwithHIVandAIDS以下简称PLWHA)的增多,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接触PLWHA的机会越来越多,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了解护理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现状,以提醒护理人员、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HIV的感染几率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2014年9月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防护及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木院6个临床科室及4个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其中男196人,女304人;医生87人,护理3
3、61人,医技人员52人。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是在参考疾控部门“艾滋病健康调查问卷(大众)”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的基木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职业防护及预防院内感染五个方面。由经过培训的2名人员发放问卷,现场答卷,当场收冋,冋收率100%。将收集的资料汇总分析,根据调查情况进行集中培训。2结果被调查人员以大专学历、初级职称、1〜5年工龄者居多。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85.0%),“窗口期”知晓率18.8%,“蚊虫叮咬”知晓率15.2%,消毒知识知晓率10.8%。38.8%的医务人员愿意诊治、护理艾滋病患者,24.2%的医务人员
4、存在恐惧心理。42.4%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职业防护、暴露紧急处理及医院感染预防知识能较好掌握。3.讨论3.1HIV/AIDS职业暴露的界定AIDS是一种由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破坏和各种继发感染为主要特征的致死性传染病,PLWHA为其传染源,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体液接触及母婴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0前尚无治愈方法。HIV/AIDS职业暴露是指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及执行公务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HIV的血液(或体液)污染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而具冇被HIV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1]。3.2护理人员HIV/A
5、IDS职业暴露的危害随着AIDS在全球的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接触HIV的几率越来越高,职业安全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据国内外资料显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群体[2】。护理人员一旦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及苏家庭产生重大的冲击,而且还将对整个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3.3研究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措施的重要性HIV/AIDS职业防护包括暴露前预防与暴露后预防两方面。自1981年首例AIDS被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防护办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付诸实践,但是干预效果研究均提示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尚存在不足,
6、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防护不当成为职业暴露最主要原因之一。研宄系列改善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现状的奋效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4国内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现状我国于1985年发现第1例AIDS,相对于世界Jt•他国家对AIDS的接触较晚。对护理人员而言,护理PLWHA是一充满挑战的工作,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国内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其中,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为护理工作中最严重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引起血源性疾病职业感染传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3】。暴露水平与医院性质无关,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
7、呈正相关,工作年限越长职业暴露的风险越高[4】。3.5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干预措施3.5.1严格遵守《指导原则》国家为保护医护人员的职鼎安全,出台《指导原则》,强调实行普遍性预防,建议护理人员将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奋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护措施的执行必然要用到防护用具,且研究表明,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