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陈小蓉(南京军IX福州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350025)【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2月-2013年8月共收治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行老年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干预护理,护理一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以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老年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占65.3%,病情仅得到控制占27.1%,病情恶化占7.6%;干预护理组老年患者病情得到
2、明显改善占81.4%,得到控制占15.9%/病情恶化占2.7%,干预组患者的精祌面貌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生活积极性,减少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个性化干预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意义,值得广泛推行。【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个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267-01现在我国,人口年龄层趋向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出现几率也越来越大,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年糖尿病是2型
3、糖尿病,该疾病的病情发展缓慢,无明显的症状表现,难以从老年人的精祌面貌来发现糖尿病的存在,因此该疾病的患病率高,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在对老年人进行检查时应注意老年人的血常规变化和血糖高低,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病情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优质护理。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2月-2013年8月共收治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在60岁-83岁,平均年龄为73.4岁,入院前对72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查,得知病情均
4、符合糖尿病诊断的标准[2],72例老年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68例,1型糖尿病di4例,现将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2型糖尿病34例,1型糖尿病2例;干预组患者的性别、病情类别和严重程度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患者实行老年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干预护理。2护理方法2.1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吋及时对患者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测,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糖血红蛋白和血沉等检测,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医护人员每天定期去患者病房进行查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5、,教导患者按医嘱用药[4】。2.2个性化干预护理2.2.1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年事己高、疾病缠身,就容易会产生悲观绝望,情绪低落的现象[1】,经常会表现为易躁动怒、恐惧害怕、焦急失望等生理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病情的发展情况来教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认识糖尿疾病[5】,通过温和的语言来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并教导患者积极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和疑惑,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的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在护理老年患者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举止行为,以礼貌和善的语言和动作来关爱和尊敬患者,让患者安心的接受治疗,在患
6、者用药期间应教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环境,为患者制定冇效的心理疗法,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以促进疾病的治愈。2.2.2饮食护理因为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糖尿疾病对患者的胰岛素具奋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年患者对摄入的食物不能冇效的吸收,若患者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则对患者的胃部具有较大的伤害,并加重了胰岛细胞的工作负担,从而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有效健康的食谱是医护人员不可缺少的责任,根据糖尿病患者“多食、多饮、多尿”的生理原则和患者自身的身体
7、素质,医护人员应教导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基础食疗原理,以易消化、低热量、少汕腻、多纤维的食物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健康右效的控制患者的热量摄取,减轻患者的胰岛细胞工作负扪。3结果在护理一月后,对两组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检测,发现对照组老年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占65.3%,病情仅得到控制占27.1%,病情恶化占7.6%;干预护理组老年忠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占81.4%,得到控制占15.9%,病情恶化占2.7%。表一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护理疗效对比4讨论对于老年糖尿疾病应提高警惕,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教导老年人定期去医院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测,
8、并督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生活>J惯和健康的饮食规律[3】,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生活积极性,减少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参考文献[1】王群,万巧琴,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