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92496
大小:17.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村农村街巷硬化典型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村农村街巷硬化典型材料 西荣华村位于子干乡西部,全村现有831户、3082人,全村总耕地11997亩。XX年底,人均年收入5209元,是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是“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的“五个全覆盖”之一,西荣华村“两委”一班人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民主管理、严把质量,积极推进街巷硬化工程建设,下决心改变街巷“晴天尘土飞、雨天路难行”的面貌。今年该村计划实施街巷硬化19公里,折合面积为6000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基
2、本完成,该工程进度快,质量高,群众非常满意,走在了全乡的前列。其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一个“早”字。围绕学校工作全局坚持突出维权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保护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 去年冬天刚换届的支部村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支部书记祁巨仓、村委主任赵建强,通过逐家逐户走访村民,征求村民意见,村民普通反映本村街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非常困难,他们看在心头,急在心上,决定从改善村基础设施做起
3、,结合全省农村街巷硬化的历史机遇,下决心把此项工程做好。虽然今年XX市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施工任务重、工期相对较短、涉及面广,但是,为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祁巨仓同志亲自牵头挂帅,支部村委成员坚守在一线,抽调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民小组长组成街巷硬化建设领导组,召开村民代表小组会,及早动手,在全乡率先掀开了农村街巷硬化的工作,并积极宣传乡党委、政府“小街巷、大工程、强民生”的理念,及早动手,经过竞标,选出四个有资金实力,有先进的筑路机械设备,并与其签订合同,使街巷硬化未雨绸缪。 二、集思广益,科学规划,突出一个“精”字。 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是为百姓造福的民心工程,在
4、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群众的大力支持。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西荣华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方案、措施并对所有住户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通过采取入户调查、宣传政策以及对住户院落及其它建筑物逐个丈量的方法,充分掌握住户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难。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西荣华村干部对每条街巷的长度、宽度等各项指标都认真测量,严格登记,编造成册,汇总上报,同时也结合西荣华村的地型和新农村特点等元素,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力求把每条街巷都建成全村的放心路、民心路,从而对街巷硬化工程做到底数清、思路明,方案预算又细又精。 三、发动群众,强化监督,突出一个“严”
5、字。围绕学校工作全局坚持突出维权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保护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 工程建设,质量为本,管理是关键。针对街巷硬化工程点多、面广、监管任务重的实际,村两委制定《西荣华村农村街巷硬化实施方案》,抽调村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组成质量监督组,担任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严把街巷硬化工程的质量和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在工程中他们实施模板不合格不进场;震动棒、震动板、抹平器缺一者不可施工;砂、石子原材料不合
6、格者一律将垫场地;水泥、砂、石子配料不达标者不搅拌,每个工队派一名支村委干部、一名小组长、一名质量监督员全程监督,做到搅拌现场与打路现场有人管,实行到多少料,打多少路,并严格每条街巷硬化工程的政策措施、资金落实、建设标准等进行专题研究,确保街巷硬化工程建设“严”字当头,力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合乡党委、政府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领导组监督人员,努力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决策、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氛围,努力构建乡政府监督、村委实施、全民参与的“一盘棋”联动实施网络,群策群力,凝聚合力,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在本村如果有一名村民发现材料不合格,或者在施工过程有偷工
7、减料的现象,马上向村委反映,责令施工队进行整改,真正做到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全村的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现在走进西荣华村,路修好了,水疏通了,街变靓了,群众的心情更好了。“感谢党和政府把幸福修到了我的家门口”,看着自家门口发生的喜人变化,西荣华村村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围绕学校工作全局坚持突出维权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保护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