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77138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源于疑,起于思,让问题火花碰撞出灵感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源于疑,起于思,让问题火花碰撞出灵感思维:“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的问题,“问题”又是创新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关注学生的问题“再创造”,关注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培养和引导, 关键词:关注;问题;有效教学 一、精心设计问题环境,优化现代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的基本过程。但有很多老师却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失去了它最原始的目的。其实创设问题情境并不难。
2、难的是如何使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主动学习,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让学生主动要求获得知识,这就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根本意义所在。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体现在课堂开始,还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才会促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将学习动机自觉内化为个性行为,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 二、巧用问题进行“再创造”。呈现新兴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在教
3、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一些疑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方向,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案例片断: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稳定与不稳定” 学生已经自主探究出用两根足够长的木条最多可以稳定7边形,接着讨论3根木条可以稳定几边形。 师:自己动手画3根木条摆出的多边形。(巡视,发现画出采很多是凹多边彤) 生:老师。我们画出最多的应该是凸12边形,但我们画得不像。 师:那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画出来的—定是凸12边形?(生思考) 师点拨:想一想凸N边形画出的形状
4、像什么? 生:老师,我知道了,可以先画—个圆,然后找点画出凸12边形。 师:那一起动手试一试,看这位同学说的方法是不是会让你们所画的凸边形更直观。(巡视,同学都画的很美观) 师引导:你们画的时候要找点,那你们觉得接下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生:研究凸边形和点的关系。 生2:还可以研究可以分割成多少个面。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研究点,外围区域面积和边数的关系,先说说你们有什么猜想?然后论证你们的猜想。(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研究) 一般研究数学规律的方法我们都会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但在提出研究的时候很多只是按照
5、老师设计的步骤去猜想、论证、归纳。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教学,引导学生寻找数学知识的源头,从广泛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鼓励学生求异创新,下面以一次试卷讲评课为例。 试题教学:教师已经讲解完题目,突然有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这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教室里炸开了锅。
6、反思这段例题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已远远超过了习题本身的解题价值,我从内心里佩服这几位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他们敢于向教师、向课本、向权威说不的挑战精神拍手叫好。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悉心的诱导,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敢想、敢问,激发学生的灵感。 古人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思维的发动机,让我们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