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7496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资产的计量及实质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资产的计量及实质探微:[杨君伟张宝军池建昆]一、资产的实质2002年第9期《财会月刊》所刊登张琦的《资产的实质:一种未实现的权利》一文中,将资产理解为一项未实现的权利确实是对资产本质的认识,不过如果认为这是突破了对传统资产的认识,是一种新的视角,则不太准确。将资产理解为未实现的权利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而最早将资产作为未实现的权利做系统性研究的可能是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和货币理论学家费雪,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自始至终将资产理解为权利束;而在会计领域内,不仅理论界的主流视资产为未实现的权利,在实践中也遵循
2、这一原则。我国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企业由于以往的事项的结果而控制的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6号公告中也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从这三个资产定义中可以看出,对资产本质的主流看法都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流入”与“预期”,强调所谓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就是企业享有的“权利”,不过“权利”的概念过于宽泛。正如张琦文中指出的
3、,如果采用权利实现观,则需要进一步解释权利的内涵,而“经济利益的流入”则明确了未实现的权利是什么,因此采用“权利”来定义资产不如用“经济利益的流入”;而定义中强调的另一重点“预期”则表示经济利益的流入在将来实现。二、从资产的计量看资产的实质将资产理解为一种未实现的权利是对资产本质的把握,但可不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看资产呢?笔者以为,从资产计量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可视其为预期收入的折现。尽管资产可以表述为预期收入的折现,但由于计量的基础不同,其计量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现值法、历史成本法。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
4、是从资产计量的当时将预期收入折现;现值法是将所有占有此种资产的企业预期收入的加权平均后折现;历史成本法则是从交易当时将预期未来收入折现。未来现金流量法与现值法的不同在于看待资产的对象不同,前者是控制并计量“该项”资产的特定企业的预期,后者是控制“该类”资产的全部企业加权平均的预期;而未来现金流量法与历史成本法的不同在于看待资产的时点不同,前者是从目前的角度,后者是从交易点的角度。同一项资产在不同的企业带来的收入是不一样的。三、资产计量以历史成本为原则尽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在理论上是最优的计量方法,而现实中却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以向
5、现值法靠拢的各种计量为手段。资产计量的目的:①为投资人投资决策所用,看资产是否保值增值;②为管理层生产经营决策所用,应该如何配置资产以得到最大的效益。但这两个目的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管理层为了突出工作业绩,往往乐观,容易高估资产;而投资人为了防止资产流失,往往谨慎,倾向于保守。由于资产计量是由管理层提供的,为了平衡管理层与投资人的利益,在计量原则方面的规定应倾向于投资人。例如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不高估资产与收益,不低估负债与费用。在未来确定的前提下,特定企业对某一资产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是最适当的。然而事实上未来是不确定
6、的,这一方面因为市场瞬息万变,计量时无法预测;另一方面受到计量工具的限制,无法准确有效地计量;第三,用来贴现的利率也是不确定的,如果仅仅使用某个随意的利率对一系列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到的现值只能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非常有限甚至是误导的信息;第四,计量资产的人难以把握对未来的预期,或者要把握住对未来的预期需要花费相当多的财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第五,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有高估资产的倾向,而此方法有利于高估资产。因此,实践中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在对外披露信息的会计计量中运用并不多,主要运用于未来风险变化很小的
7、例如国债等资产计量;而在为管理层服务提供会计信息中则提供了一种参考,所以运用得相对较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受到现实的局限而不能成为资产计量的基础,只能说现值法是次优的。那么为何在实践中以历史成本为原则而不是以现值法为原则呢?原因是:如果能够低成本地找到同类资产价格,则可以运用此法则,例如短期投资的股票。然而相当多的资产由于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完全相似的,即使找到其费用太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不得不放弃。因此,相当多的资产如果用现值法作为计量基础,只能是估计值,而如果用历史成本法作为计量基础,依据则是客观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历
8、史成本法是最不适当的计量方法(因为是基于对过去的交易计量,随着时日的流逝,资产的价值显然发生了变化),但在操作上最容易,故不得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变通地向现值法靠拢。四、资产计量向现值靠拢的实际运用尽管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基础,但历史成本只是过去的评价,随着环境的变化,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