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下西洋的船

ID:23974263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郑和下西洋的船_第1页
郑和下西洋的船_第2页
郑和下西洋的船_第3页
资源描述:

《郑和下西洋的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郑和下西洋的船梁启超作《郑和传》,以《明史》本传“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为根据,认为当时航海利器发达,因有“吾读此文,而叹我大国民之气魄,洵非他族所能几也”的感兴。并且用夸饰的笔调,作为抒情的评论。他说:考现在世界最大商船,称美国大北公司之弥奈梭达,长六百三十英尺,广七十三英尺,全世界色然惊之,谓大莫与京矣。英尺当我工部尺九寸八五七七,明尺当今工部尺尺有一尺一二。然则郑和所乘船,其袤殆与弥奈梭达等,其幅则倍彼有余。以今日之美国,仅能造如弥奈梭达者二,以当时之中国,既(疑当作竟)能造倍“弥奈梭达”者六十二,虽曰专制君主有万能

2、力,而国民气象之伟大,亦真不可思议矣。其时蒸气机关未经发明,乃能运用如此庞硕之艨艟,凌越万里,则驾驶术亦必有过人者。《饮冰室文集》卷四十一梁先生于此史实,固然深信不疑;当时作史传,又大都有所感愤,无所用其怀疑。所以,虽说是“新史氏”的史传,于这一节并没有搜寻到新的史料,此刻,我们如其于明史之外仍别无发现,而想像到以当时的财力人力,居然早已能够造如此的大船,又如此之多,的确也要说“真不可思议”。可是世间物质文明的进展,究竟有历史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多见,突变而发达的少有。梁先生之所谓“真不可思议”,用了历史眼光观察,却不能不疑虑他有“尽信

3、书”之失。因为本传记载的船,实在太大了。据《本传》,船身长四十四丈,阔度倒有十八丈,长阔之比,约为七与三(或云阔度当长度百分之四十一),于此,我们只凭常识为断,就不能无疑。我们知道,航海的船舶,为了波涛汹涌之故,更需要减少水的阻力;而愈短阔则阻力愈大,又是古今不变的。那就可以断言,当时造船,一定不会采用这样的长方型。而且,在我们眼中,江海之上也不曾有过大船有这样的船型。至于现代造船术有没有长阔限度的规定,虽则未曾研究,但眼见的船型,尽多参考的资料。例如梁先生所举的弥奈梭达,长阔的比例约为九与一。最近造成的宁海巡洋舰也差不多是九与一。再

4、详查二十一年度海军统计,《海军各舰船身概况统计表》,其中所列各种舰艇,除宁海不计,共五十一艘;虽因船类而不同,但长阔的比例,差度相近到八·五与一五以上的,大都是五百顿以下的小船。大多数约为八七与一三之比。其中只有一艘木壳船,其比例为长七·九阔二一,而这一支乃是巡防艇,排水量仅有三十吨,大约不会用以“凌越万里”的,可见排水量较大的船,总比小量的要狭长些。那么,比船身最长的宁海(船长三六0尺)还长出三分之一来的“大腙宝船”,何致造成违反水性的“短短胖”呢?所以本传云云,可说是史官笔下造成的船舶,并不曾经过工匠用斧斤,斫大木。依上所述,所谓

5、“真不可思议”,换言之,确是大得离奇。但事实的可能,究竟有多少长?多少阔呢?这一问题,在文献不足的今日,我们尚无法作精确的解答。但因新史料续有发现,已不难作近是的推想。我所谓新史料,第一是郑鹤声先生发见的静海寺残碑,此碑今残存南京下关静海寺壁间。二十五年春,为郑先生所访得,刮剔磨光,得一百四十八字。此碑虽仅存几分之一,而文字无损。其追纪通番往事,语气仿佛《事迹灵应》二记,可断为郑和等所建立,其时大约在末次南航离京之际,略前于二记。惟碑文纪事,则较二记为详;所乘海船,并经叙及。一云:“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櫓船……”又云:

6、“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据此,我们知道郑和永乐三年之行,所乘系二千料海船。宋应星《天工开物》第九卷“舟车”,谓舟“或以形名,或以量名,或以质名,不可殚述”。然则此二千料之“料”,大约为容量的单位,即所谓舟以量名。但二千料海船制度如何?是否“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仅据残碑亦复无从考证”。去年夏间,我在苏州,承省立图书馆王佩诤先生之介绍,得见梁溪余氏所藏《龙江船厂志》孤本,书成于明嘉靖癸丑(1553年),距郑和末次南航(1431年),已百二十年。著者为上海李昭祥,他是南京工部的官,于船厂的掌故,记载极详备,可说

7、是专家著作。事先我满望能从书中得到“宝船”营造的制度,结果,失望得很!除海船图外,仅仅查得“海船已革,制度无考”八字。可是从别的方面,却颇有所得,最大的收获,是书中载有四百料,二百料,一百五十料和一百料,战座船的详细制度,因此二千料海船虽然无考,我们推论的凭借却取得了。现在我将所得的资料,制成统计表如左(下):观右(上)表所示,二百料比一百料船大加倍,而约计长阔之比,前者为五五比四五;后者取中阔为六一比三九。而四百料比二百料船,料数又加倍,其比例则一为六比四,一为六五比四十四。足见以料名船,系以容量为单位;所以料数加倍,长阔不加倍。因

8、此,也就断无容量大五倍,而船长阔同加五倍之理。今知郑和所乘海船为二千料,于四百料船容量为五倍,姑假设深阔与四百料者相同(船大则加深,亦一定之理),长度亦只应五倍。史称“宝船”“修四十丈”,比之四百料船之八丈九尺五寸,约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