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杜甫)阅读答案

岁暮(杜甫)阅读答案

ID:2397206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岁暮(杜甫)阅读答案_第1页
岁暮(杜甫)阅读答案_第2页
岁暮(杜甫)阅读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岁暮(杜甫)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岁暮(杜甫)阅读答案  岁暮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全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

2、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答题思维轨迹:  整体感知寻背景词句==结合诗人生平志向想原因==联系注释明背景晓原因==结合诗句分条剖析  【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  第一步:整体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本诗的主要内容是:岁尾年末,杜甫不能跟家人团聚,还是漂泊异乡。偏偏边境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饱经战乱的人民再一次遭受战乱之苦。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写吐蕃兵势的浩大,用“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犯”“动”暗示敌人来犯的气势,给人们

3、内心带来的冲击。颈联先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天天在流血,情况惨不忍睹,再发出自己的忧叹“朝廷谁请缨”,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难的人。尾联先用反问“济时敢爱死”,如果于国有济,我敢吝惜一死吗?暗示自己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和悲愤。自己为朝廷所弃,作客他乡,报国无门,但作者是不甘心这样寂寞的,所以才会有“壮心惊”的心情。  第二步:知人论世,结合注释和典故,品味作者的情感。  结合注释,可知作者作本诗时,雪岭临近三州已被吐蕃攻占,当时杜甫客居阆州。这样就明

4、白了国家时局艰危,杜甫是客居他乡,孤独寂寞。“请缨”,用汉代终军请缨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难的人。而关心国家的人却被弃置不用。寂寞之情,壮心无处可报,怎能不心惊!  第三步:结合上述分析,将概括内容梳理成完整答案。  现场答案展示  西南边境发生战争,朝中无忠臣良将为国分忧;国家多难,自己报国无门,寂寞忧愁。  得失分分析  ①分析了“寂寞壮心惊”的外因且内容较全面,得2分。②没有分析内因,失1分。③没有点出作者的情感,如“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等,失1分。实际得分:2分。  阅卷人点评:  只分析

5、了“寂寞壮心惊”的外因,即社会原因,没有结合全诗分析内因,即作者的个人原因,挖掘不深,遗漏了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记住:做这类题,要结合诗词,重点分析、评价作者的个人原因。  请你组织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