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法的哲学思考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

ID:23952765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1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_第1页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_第2页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民法的哲学思考民法是一个外来文化产物,最开始是发源于罗马法,另外也有称为“市民法”“私法”“私权法”等。民法本位的研究应该植根于社会基础。因为家庭和市民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个人的生存才是民法保护的最终目标。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民法的本位研究对执法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法律理论界也一直没有停止对民法元理论的研究。从民国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都有人员在研究和探讨民法的本位,在研究中,这些研究者都更多地从民法的本质、目的、任务、作用、指导思想、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表面看内容很多,研究的面也很广,但是一直都

2、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学说,业界的研究表现为莫衷一是,又说法不一。一、民法的含义理解民法是一个外来文化产物,最开始是发源于罗马法,另外也有称为“市民法”“私法”“私权法”等。我国的民法就是通过日本间接模仿了罗马法的表征,修订了民法法典。在西方,民法本位主要是从个人和国家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民法是设计个人福利的法律名词,该法的颁发直接遵循个人的福利并将其作为最高的原则执行。以调整和解决私人之间的关系为执行目标,从而确定个人的福利界限和利益条件。民法的一个特征就是平等,是维护个人权利的法律。我国的民法是规定个人权利的法律,“个人”是民法的主体,

3、这是民法创立的根本所在。二、民法本位的社会基础研究尽管民法研究和讨论的是私人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但是,这两种关系都属于社会关系,民法本位的研究应该植根于社会基础。因为家庭和市民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个人的生存才是民法保护的最终目标,市民通过活动、劳动等方式体现自己的存在。在法律体系中,私法和公法是两大主体,体现的也是私权和公权两大利益。民法是市民社会法律的体现,也是法律存在的形式。民法是通过认定市民的权力从而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并且以私主体的原则确定了民法的内容。在我国,由于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在传统伦理上,人们是以伦理为本位建立社会制

4、度的。发展到今天,在社会不断转型时期,市民社会的模式建立起来并逐渐成熟,也是私法——民法建立和健全的最好契机,通过民法维护私主体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的市民秩序。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也需要一定的法律条文来维护。民法的本位研究与民法的功能实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研究民法的本位,对民法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白野:新课程·教师2015年2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