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4603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1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效与政策选择(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效与政策选择(1) 2005 年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提速。原计划到 2008 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提前到 2006 年完成,农民除了承担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投入成本支出外,不再需要向政府缴纳任何税费负担。尽管 2005 年多数省份还是自主性免征,但是在 2006 年会将农业税免征的转移支付纳入预算,全部或部分由中央财政承担改革的成本。 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最初是由中央政府倡导并推行的,其顺利推行同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密不可分。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之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没有强调要对试点省进行中央财政
2、转移支付。其中原因之一是原有的农业税、屠宰税、五项乡统筹和三项村提留以及教育集资等都属于地方可支配收入,中央财政并没有分享,最初的试点原则是希望地方能够自我消化收支缺口。但在各地的改革试点工作中,暴露出因地方财政缺口影响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等严重问题,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2002 年,作为农村税费改革扩大试点的配套措施,财政部出台了《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在办法中,中央财政统筹考虑各地区提高农业税税率增收因素和取消乡镇统筹、降低农业特产税税率、取消屠宰税减收等因素,对地方净减收部分,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 2001 年,针对安徽方案实施后
3、新出现的减收因素,把对该省的补助增加到 17 亿元(包括农村教师工资补助),对其他省份 106 个试点县(市)转移支付补助 16 亿元,对全国 21 个省份发放农村教师工资补助 50 亿元(包括安徽省); 2002 年,国务院新增 16 个省份扩大改革试点后,根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办法,中央财政新增安排 165 亿元用于补助 16 个省份改革,使 2002 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转移支付总额增加到了 245 亿元(包括 50 亿元的农村教师工资专项补助)。这个数字已超过所有试点地区改革前农业税收入的总和。 2004 年,中央提出 5 年内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当年农
4、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总额达到 524 亿元,而 2005 年中央财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总额预计达到 900 亿元。 三、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选择 农村税费改革经历了规范农民税费负担、减征农业税和免征农业税等若干阶段,农民的政策性负担逐步降低最终彻底取消。在此背景下,农村税费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是在彻底取消农业税后就彻底结束此项改革,还是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防止农民负担日后反弹的长效机制?从历史的角度看,多次以减轻农民税赋的改革最终都没有巩固住取得的成果,关键的问题是治标不治本,农民负担反弹的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 为了巩固这次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为解决“
5、三农”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还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需要。逐步在省以下探索“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创新。其次,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压缩乡镇机构和编制,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过快增长,淡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增强服务功能,构建基层公共财政支出框架。第三,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五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责任,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出责任,巩固和完善“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高端财政对农村义务教
6、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的经费需要。第四,逐步统一城乡税制,构建规范的基层财政收入体系,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取消农业税后避免造成涉农税收制度空白,相反要通过构建规范的涉农税收制度来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尝试在农业生产过程引入增值税,在农民收入环节引入个人所得税,通过特定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来体现国家对农业休养生息的扶持政策。第五,按照“控制新债、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原则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在解决债务存量时结合不同的事权划分原则谨慎考虑高端财政的介入,既要区分债务的不同性质与来源,又要防止高端财政出面偿债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将乡村债务化解对基层政府运转的冲击
7、降低到最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