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39121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1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燃气锅炉操作规程1.1一般规定1.本规定适应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常压热水锅炉。2.锅炉司炉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当地相关机构颁发的司炉操作证,操作不高于核准类别的锅炉。3.司炉工在值班时,必须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劳动纪律。执行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填写各项记录。1.2点火前的准备工作1.锅炉点火前应对锅炉本体、锅炉附件及仪表进行检查,确认锅筒内、燃烧室内无杂物,温度表、压力表、水位计齐全完好,各紧固螺栓无松动。2.检查给水管路、主热水管路、燃气管路及管路上的阀门、法兰、仪表齐全完好,所有连接螺栓无松动,阀门开关位置到位转动灵活。3.检查水泵、燃烧器、控制器以及供电电源、开
2、关、接触器等是否完好。4.检查软水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化验出水是否合格。5.在上述检验合格后,即可向锅炉上水。打开由给水箱到锅筒的给水管路上的所有阀门,打开排空阀,关闭所有排污阀、打开热水主管阀门向锅炉系统注水。上水时要注意观察水位计内的水位,当水位上升至最低水位线(水箱1/3处)时,停止注水。锅炉上水时速度要缓慢,水温应适宜。1.3锅炉启动与运行1.切断锅炉的总电源,打开燃气管路的进气阀、排空阀。2.检查燃气管道内的燃气浓度,检查管道上的阀门、法兰连接处有无漏气现象,如有应立即进行处理。3.检查完毕后,送上锅炉控制器的电源,合上燃烧器的电源开关。4.检查控制器各参数是否正常,包括供
3、气系统、给水系统、点火系统及熄火保护、水位控制保护系统、压力控制保护系统、电控箱等。5.开启锅炉循环泵,注意观察温度表、压力表、水位计以及相应的管路接头有无漏水现象。1.锅炉点火应根据炉型,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长时间停炉后应采用小火。2.点火后必须密切注视锅炉水位。保证水位维持在正常水位。3.当锅炉系统压力接近工作压力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拆卸过的法兰的连接螺栓,需要再拧紧一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将螺栓拧断。4.锅炉正常运行(1)水位计中的水位应在可视范围内,运行中应随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水位计必须每班冲洗一次。(2)锅炉排污,应在高水位、低负荷时进行,操作时
4、应做好防护措施。.(3)定期化验软化水水质,保证锅炉系统软化水合格。1.4安全注意事项1.锅炉在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而保护又不起作用时,应紧急停炉:(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计的下部可见边缘,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2)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3)软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且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计的下部可见边缘;(4)锅炉循环泵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5)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6)炉水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时;(7)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2.因缺水事故而紧停炉时,严禁向锅炉给水和进行排汽、排污操作。3.锅炉房通
5、风应良好。4.循环泵正常运转后再启动燃烧器,循环系统阀门应打开。禁止先启动燃烧器,待锅炉升温后再启动循环泵或突然打开阀门。5.锅炉循环泵故障停止运行而锅炉保护系统未起作用而导致锅炉出现“干烧”情况,严禁向锅炉补水或开启循环泵。1.5停炉1.在操作屏上按停炉按钮,停止燃烧器的燃烧,关闭进气阀门。2.断开控制器的电源,断开锅炉总电源。1.6岗位责任制度1.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保证设备安全、环保运行。2.熟悉并掌握锅炉的构造、性能,了解掌握附属设备的性能、用途,不断提高操作水平。3.要做到勤巡视、勤检查、勤维修。4.保证各机房的正常供气、供电。5.保证每周排
6、污一次,要对各个阀门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做好锅炉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达到安全运行。7.负责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工作,按时排污、冲洗液位计,创造好的工作环境。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运行日志。1.7巡回检查和定期检查制度1.岗位人员必须按时按照巡回检查路线图,对本岗位设备进行检查。2.在巡回检查时,主要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声音,设备振动是否异常,给水箱水量是否充足,燃烧室的燃烧状况是否正常,各控制柜、电机是否有异味,是否有冒火现象等,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3.在巡回检查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应立即部门领导,
7、并协助处理。4.进行巡检时,应将工作服的扣子扣好,袖口应扎紧,防止意外发生。5.锅炉的检修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6.定期检查时,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汇报相关负责人,安排时间尽快进行处理。1.8设备运行维护及保养标准1.设备在投入运行前,技术人员要详细研究学习随机说明书和其它各种技术资料,深入了解设备的各种技术性能。并制定出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对设备的使用或操作者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后,设备才能交付运行。2.所有设备必须按操作规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