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

ID:23932106

大小:523.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1-11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_第1页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_第2页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_第3页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_第4页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年级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学生姓名:学号:2801135002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导师单位: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3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1.设计(论文)题目: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5.文献查阅要求:6.发出日期:年月日7.学员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注:此页由指导教师填写33摘要

2、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内矿脉众多,矿脉关系错综复杂,交汇、分枝、复合现象明显。通过研究其中18号、47号、50号、176N、48号矿脉分布规律、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脉与脉岩的关系,分析矿脉中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品位变化情况。总结成矿规律,找出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为矿山找矿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关键词:东山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山找矿第1章前言4第2章研究区概况8第3章矿区地质特征16第4章矿床矿物标型特征2533第1章前言胶东金矿集中分布在胶北隆起区,面积约16522km2,仅占全国面积的0.17%,但约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黄金储量,是我国已知的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已查明资源储量及矿床规模

3、,黄金产量均具全国之首。胶东主要金矿类型有两种:焦家式蚀变岩型与玲珑式石英脉型,分别以焦家金矿和玲珑金矿最为典型而得名。玲珑金矿田位于招远(东北的九曲、玲珑一带),东起栾家店,西止欧家夼;北起大圆,南止台上,面积约45km2。其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在此开硐采金。玲珑金矿田自东向西划分为东风、九曲、双顶、玲珑-大开头、108号脉、欧家夼等矿段。整个矿田处于玲珑超单元的弱片麻状中细粒含石榴石二长花岗岩中。1.1选题来源及背景在本世纪初,全国一些矿山企业的保有储量面临即将枯竭的危机,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也危机到一些人的就业问题,鉴于此原因,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12月31

4、日下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3号文),其中《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接替资源勘查》被列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于2006年2月6日下达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2005年度任务书。这项任务由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工作起止时间为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这项工作主要是以坑探、钻探及物化探工作为主,而没有对其成矿规律及成矿流体进行相应的科研工作。鉴于此,受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执行“胶东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

5、”的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按技术要求对山东玲珑金矿、邓格庄金矿、金翅岭金矿、金青顶金矿、蚕庄金矿、杜家崖金矿等开展典型矿床研究;2.对山东大尹各庄金矿等进行调研总结;3.总结胶东地区有关金矿床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金矿矿集区成矿作用研究。本论文既是在本项目资金支持之下对玲珑金矿研究的部分工作成果。1.2研究现状33胶东地区是我国金矿资源主要密集区,处于滨太平洋成矿带西部大陆边缘活动带,为太古宙一元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带发育地区,是地壳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多旋回发育地带(杨敏之等,1996)。唐宋时代(章鸿钊,1954;夏湘蓉等,1980;栗世伟等,1987;郭文魁,

6、1991)该区就有采金的历史,至明清以招远盛产“黄银”(即银金矿)闻名。清光绪年间由于淘金床的使用,顶盛时期年产金量曾高达43.2万两,玲珑金矿曾为慈禧太后的私人小金库。抗战时期玲珑金矿被日本人强占开采多年,盗得黄金16万两(陈光远等,1989)。这时开采的主要是被后来称为“玲珑式”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但作为其中除石英脉外的另一主要金矿床类型一蚀变岩型金矿(焦家式金矿),由于自然金粒度细(一般小于20am),肉眼不易辨认,也不易构成砂金,直到1966年才由山东地质六队发现(张温璞等,1983)。焦家式金矿首先发现于渤海之滨的三山岛,此后相继发现了焦家、新城、马塘、望儿山、河东、河西金矿,为

7、“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张谧璞等,1983)。焦家金矿床受区域性深大断裂一焦家断裂控制,这条断裂既是导矿构造,也是控(容)矿构造。焦家式金矿的发现纠正了前人“区域性大断裂只导矿不容矿”的理论偏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我国金矿普查开辟了新领域,使全国黄金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类矿床因受区域性的深大断裂控制所以称“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也称“焦家式”金矿床。随着“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的建立,相继在粤西、海南、河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