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

ID:23926118

大小:6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1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_第1页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_第2页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_第3页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_第4页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胡馨月(贵州师范大学,贵阳550025)摘要: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不断地适应生存环境时,构建了特有的文化生态,研究特殊环境下民族文化生态的发展,对人类文化生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对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这一典型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阐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特殊环境下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特征,并在分析桃花村文化生态发展中存在的困境的基础上,就解决困境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生态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

2、化生态发展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5)02-0474-06DOI:10.14088/j.ki.issn0439-8114.2015.02.056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Steward)在《文化进化和过程》一书中提出,文化生态指“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1]。墨菲则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2]。”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背景,是文化与环境的耦合。近年来,学

3、术界对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生态的概念、内容、与旅游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与保护以及其他专题研究等方面[3],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个案研究成为新近研究的重点。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廖静琳[4]对贵州苗族文化生态进行了探讨,并以自然和文化两种组合要素为标准将贵州苗族文化生态类型划分为三大类:即高原-土文化类型、溶原-石文化类型、低丘-木文化类型;施惟达等[5]将影响文化生态的主要因素分为宏观(包含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与微观(包含7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两方面,并建立了影响文化生态的评估指标。根据文化生

4、态学研究理论,文化生态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贵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区,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处于中国西南部连片喀斯特的核心区域,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它不仅是贵州地质生态环境的主体,更是全球罕见的“喀斯特博物馆”,并以其脆弱的环境,多样的类型和鲜明的特色蜚声海内外[6]。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贵州的各民族分布具有交错杂居和成片聚居的特点,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7],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贵州民族文化生

5、态与贵州特殊的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本研究选取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为研究样本,其特有的喀斯特自然环境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文环境形成独特的地理环境及生态的多样性与脆弱性,使该地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文化生态发展具有极为典型的特征,本研究将阐述喀斯特石漠化特殊环境下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特征,并在分析桃花村文化生态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就走出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1桃花村概况及文化生态的发展特征1.1桃花村概况1.1.1桃花村自然概况桃花村位于贵州省平坝县齐伯镇南部,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约

6、28km,海拔高度1420m。该村主要地质构造由西南向东北发育,属岩溶地貌,为侵蚀-堆积类型。地貌以中山槽谷、低中山沟谷为主,基岩主要为砂岩、砂页岩、石侵蚀灰岩,为典型喀斯特地区。该村太阳辐射量年均34.58~36.72J/cm2,年均日照数1147.7~1296.7h,年平均气温为13~14.2℃,年降雨量1340mm,全年平均雨日194d,属于光温度高值区。全村总面积626.7hm2,森林面积62.9hm2,主要树木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林、灌丛草地、草丛植被。垂直差异明显,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镶嵌分

7、布。自然植被主要是次生灌木林,少量原生灌木林及阔叶林、灌草丛;人工植被主要是杉树林、马尾松林,杉、松、桦混交林及各种农作物,少量果树林。全村耕地总面积55.6hm2(其中水田仅为5.5hm2),人均耕地0.05hm2。1.1.2桃花村人文概况由于地形沟壑纵横,且受土层浅薄、植被不连续等因素影响,只能采用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方式种植,加之该村土地贫瘠,导致农耕经济收入低下,为贵州省一级贫困村。桃花村9个村民小组,截至2013年底,全村总人口为1212人,总户数266户,均为苗族,属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支系“歪梳苗”(该支系苗族妇女

8、因习惯将头发往右边梳成髻,并插上梳子固定而得名),主要为刘、杨、魏氏3大家族,在此已繁衍数千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苗族聚居村寨。1.2桃花村文化生态的发展特征1.2.1喀斯特环境促进文化发展“‘后山’文化”显现人地关系据调查研究发现,处于喀斯特生态脆弱的自然环境下,桃花村的苗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