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

ID:2392257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_第1页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_第2页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_第3页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_第4页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改进  摘要 本文结合《钱江晚报》的采编实践,就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创新和改进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要做好非事性报道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钱江晚报》非事件性新闻报道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事件性新闻已成为媒体提高报道层次,提供独家新闻的最可靠的来源。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非事件性新闻也是采编的一大难点。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看”,受众不爱听、不爱看。本文拟结合《钱江晚报》的采编实践,就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创新谈几点思考。    一、非事件性新闻的

2、定义    1997年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这样定义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这类新闻的特点是:(1)重在反映某些新闻事件在一定阶段内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状况。反映其总体情况、规律性或经验性。(2)其新闻容量较丰富,一般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件,或某些情况的综合归纳。(3)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要求不严,而注重新闻本身的透视性与概括性的高度统一,重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指导和对主题思想的挖掘。非事

3、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而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与事件性新闻相比,笔者认为非事件性新闻的5个.  (2)找由头,引爆新闻的导火索  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的对象往往已存在多时,所以有时候需要一个新闻由头。通俗的说,也就是把闻一个新闻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热点的时机,把软变硬、虚变实。  记者在报道西湖隧道的“卡门”问题时,就是等待了一个

4、“由头”。  横贯西湖湖底的西湖隧道在2003年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然而,隧道却限高3米,断然拒绝了高大的旅游大巴通行。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题,但报道时机尚不成熟。  此后,西湖隧道在短短的半年内,一共发生了近40起车祸。最高记录是一天内连续发生6起。都是大巴卡在了隧道口。隔三岔五的大巴“卡门”事故,一再刺激人们的眼球。是工程缩水?还是设计失误?  这时,这一事件已成为公众话题。记者果断介入,追访各方当事人,通过艰苦的调查,终于解开“卡门”之谜。原来,由于西湖湖滨地域狭小,如果真要建

5、4,5米高的隧道,为了解决接坡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大量的房屋拆迁和道路改造,一个大型商业区也得拆除,所以有关部门在设计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由于这篇报道及时回应了热点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寻找新闻由头可以有如下方法:A,事实的新变动,B,与事实相关的事物的新变动。c,发布的契机,D,记者的发现力。  (3)找事件——采取“记者亲历”等采访形式,使“非事件”显现“事件”特色  “六人晚餐”是西方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都市交友方式,后传入我国。杭州这几年也开始流行“六人晚餐”活动。怎样

6、把这样一种时尚,做成新闻呢?钱江晚报《新民生》记者策划了一个亲历式的报道。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而是充当了六人晚餐的参与者之一。这样采访使非事件性新闻素材,拥有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生动的过程,让本来难以具备完整始末的事情随着“亲历”而显现新闻性。    2 做活,突破时空限制,突出新概念和人物  做活非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指通过创造性的采访和写作,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新闻显示出强烈的新鲜感和人情味。  (1)概念化:在概念包装上下工夫。  概念化,实则是赋予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一个新名词,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提

7、炼和升化。  好的概念。可以让人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如全球化、全球500强、飘一代等概念的提出。国内如《新周刊》等就经常运用这一手法。  当然,要领包装离不开真正的新闻。正如杨兴锋所说,它是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的更深理解和对新闻意义的更高提升,是一种升华,是一种发现,是记者、编辑对新闻深化理解并升华到概念层次的结果。  (2)故事化。在写人物上下功夫。  将非事件新闻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的普通人引入新闻中,通过讲述此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使读者因关注人物的

8、命运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从而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有人称这种写法为华尔街日报体。  有人总结这种写法是:一、以一个最典型的人物开头(或者是一个典型的场景,或者是典型人物的一句直接引语),这个典型人物,需要比较精心的挑选,这个人物的经历或者看法,应该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二、进一步说明这个人物的身份,然后很自然的说明背景,这个背景,就应该是常规写法中的导语部分,也就是借交待背景交待清楚新闻要素。互、进一步对这个人物结合背景进行深化,阐释新闻主题,或者提供另一个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