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

ID:23908455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_第1页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_第2页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_第3页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_第4页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下大力气解决好“三农问今年,党中央、xx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xx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也反映了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们于五月份对全区“三农”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基本现状  新区成立以来,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总量有了较快提升。11个镇街2003年实现GDP47.11亿元,同比增长21.53%,占全区GDP的71.

2、9%;实现财政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46.55%,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3亿元,同比增长99.65%,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75.1%。  (二)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已形成了14万亩以上苗木产业带、万亩蔬菜种植区、万亩以上无公害鲜食玉米标准化示范区、200万只以上家禽养殖基地、万亩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区、千亩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园、千亩有机茶园示范区、千头奶牛养殖区、十里农庄经济带等为主要内容的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催生了1054个苗木种植业主(面积30亩以上为标准)和各类种植、养殖的农村庄园经济582个。“绿色浦口”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产品质

3、量建设强力推进,截止去年底,我区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21个、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去年已有11家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31.95%,其中有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2亿元以上。培育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及专业协会71个,发展农民经纪人1758个,实现年营销额2.23亿元。200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0亿元,同比增长6.45%;农业增加值8.81亿元,同比增长6.02%;粮经作物比为24:76。  (三)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区完成农村非农业总产值123.9

4、2亿元,其中农村工业总产值为91.64亿,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1.40%,同比增长17.80%;农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值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2.51%。镇街工业持续走高,第三产业发展势头不减,有力的促进了全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取消农民承担的两工和以资代劳,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劳办法,严禁各种乱收费。从今年起实行农民依法纳税,政府全额补贴的农业税征收办法,实际上免征了农民缴纳的农业税,农民人均减负增收达72元,亩均减负54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全区

5、至今已累计流转土地140580亩,有32800户农户参与了土地流转。流转出来的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致富拓展了新途径。  (五)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由于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同比增长7.1%。农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为40.8:48.18:11.02。  (六)三资开发农业势头强劲。据初步统计,到2003年10月止,全区共引进三资投资3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87个,投资总额5.58亿元,其中2

6、003年投资1.6亿元,比上年增长46.1%。三资进入农业,加快了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的农业企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带来了农业经营理念的创新,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  (七)兴农业取得新成果。先后引进推广种养业新品种180多个,推广节本增效农业实用新技术项目44项,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特种水产养殖达68.6%。有8600多农民获得绿色证书培训,2万多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及防治取得成效。建立区镇两级农业信息网络,成立了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点10个、农

7、业信息员42名,实施农产品网上营销的已超200家。先后创建了大吉苗木、千禧森林、帅旗农庄水生花卉苑等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对广大农民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全区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已达60%以上。  (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已投入近2亿元,完成了江堤达标、城南河综合整治、朱家山河节制闸、引驷干渠引水河硬质化改造、小柳泵站以及西河、北河整治护砌、滁河部分堤防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从97年至今已投入5807万元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实施综合治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