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ID:23884698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巨大胎儿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郭琼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厦门361000[摘要]目的通过对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期间所有足月分娩的巨大胎儿(体重≥4000g)162例为观察组,以同期足月分娩的162例正常体重(体重<4000g)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身高为(165.14±4.13)cm,孕前体重为(78.38±6.39)kg,孕期增重(17.21±2.83)kg,对照组孕妇的身高为(26.12±3.32)cm,孕前体重

2、为(66.45±6.12)kg,孕期增重(12.18±2.75)kg,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孕37~40周及孕40+1~41+6周时,观察组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为(41.98%)、(51.85%),对照组巨大胎儿发生率为(54.32%)、(40.7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除顺产率为(23.46%),低于对照组顺产率(50.62%)外,其肩难产率为(6.79%),产钳助产率为(8.64%),剖宫产率为(6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肩难产率(2.67%),产钳助产率(3.70%),剖宫产率(43.21%)(P<0.05);

3、观察组的产程异常发生率为(22.8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94%),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73%),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为(15.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率依次为(8.64%)、(0.61%)、(4.94%)、(6.17%)、(5.56%)(P<0.05);且观察组男新生儿明显多于女新生儿(P<0.05)。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密切关注孕妇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周及宫高、腹围等相关因素,以剖宫产作为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jyqk,孕前体重为(78.38±6.39)kg,孕期增重(17.21±2.83)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4、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产妇孕产次比较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孕产次比较分析,观察组产妇经产79例,初产83例;对照组产妇经产85例,初产77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5,P>0.05)。2.3两组孕妇孕周比较通过两组孕妇的孕周进行比较,观察组孕37~40周及孕40+1~41+6周时,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为41.98%、51.85%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周或42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4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通过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观察,观察组顺产率为23.46%,肩难产率为6.

5、79%,产钳助产率为8.64%,剖宫产率为6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5两组孕妇分娩并发症比较在对两组孕妇的分娩并发症的观察发现,观察组的产程异常(由头盆不称、宫缩乏力或头位不正等因素引起)发生率为22.8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94%,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73%,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为15.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6.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6两组新生儿性别比较对两组新生儿的性别比较发现,观察组男新生

6、儿106例,占65.43%,女新生儿56例,占34.57%,对照组男新生儿78例,占48.15%,女新生儿84例,占51.8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90,P<0.05)。2.7两组孕妇宫高、腹围比较以分娩前排空膀胱后对孕妇的宫高、腹围进行计算,观察组宫高为(37.28±2.12)cm,腹围为(105.12±5.33)cm,对照组宫高为(34.78±1.85)cm,腹围为(96.89±5.14)cm,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88,t=14.1466,P<0.05)。3讨论3.1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据统计,该院在20

7、13年1—6月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平均为2.98%,比之国内向烨[2]在1987年报道的2.8%要稍高,比邹文燕[3]等在2003年和Zelop等[4]等在2001年报道的8.58%、13%均要低,说明国内巨大儿的发生率比国外巨大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有增高趋势。而根据有关文献报道[5],孕前超重及肥胖是增加巨大胎儿发生率的主要原因,如孕妇体重到达或超过70kg时,就有发生巨大胎儿的危险,当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时,孕妇分娩前体重均超过78kg。其次据文献报道[6],孕妇身高超过165cm,体重增长超过13kg,宫高超过37cm,腹围超过105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