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

ID:23880209

大小:6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1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_第1页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_第2页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_第3页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_第4页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的特征和内涵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以不同方式提出时代性的理解和观点。因此,教育与社会这一对关系的具体性质、内涵和联结路径,随着时代精神和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视角与思考方式的不同而处在动态调整之中。luniddot;格林有关教育与国家形成关系的研究给予了一些佐证和启示。格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揭示了教育的国家意义,即教育能够介入国家形成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巨大的独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在于建立国家教育制度,规范学校的类型、教育目的、内

2、容和方法。他认为,在有些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和其国家实体以及民族认同感的建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发挥着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作用。确切地说,快速构建的国民教育体系既是加速国家形成过程的推动因素,又是这一过程的产物。格林发现,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国家教育体系的建立,大致是在18世纪、19世纪。19世纪可以说是公立教育系统建立的黄金期。美国学者麦克凯茨曾提出,到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公立学校系统已经逐渐成形。教育不再是家庭和学徒制的随意附属品,而是正规的机构教育,以期在年青一代的社会化、社会秩序的维持

3、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正如格林所指出的,在主要发达国家之间,教育成为一项国家事业,以及公立教育系统的形成,其进程并不是一致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国家教育系统建立的时间有着很大差别。[8]从传统的角度看,这些差别反映了国家在公共教育体系建设上的不同政策。但若反向思考,我们未尝不可以从这种差异中解读出恰恰是那些较早地承担起公立教育责任的国家,其国家形成过程顺利、经济发展速度超前,而那些在公立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滞后的国家,即便如最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在其后的发展中也因为教育基础的滞

4、后而被超越。借助格林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国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其特性:首先,早期的经济成功多半来自殖民地贸易和投资;其次,第一个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不需要太多技术或正规培训,正因为是第一个,所以它缺乏真正的竞争对手。但是,这些独有特性并不适用于后工业化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在这些国家中,金融和产业资本必须携手前进,当它们面临工业化的时候,不可能像英国那样,依托自由政治就能够自然地实现。先进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求科学培训,因此必须动用一切国家力量(其中对教育的积极干预,以及将其纳入国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争取经济赶超

5、。恰在这个关键时期,英国由于缺乏国家干预教育的充分动机和积极主动的意识,因而几乎成为发达国家中最后一个建立公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如格林所言,没有国家的全力鼓励,再加上缺少有效的协调,英国的教育由此便在一种缺乏系统性甚至有些混乱的模式下发展起来。教师培训和教学督导都很薄弱,课程和考试改革也异常缓慢,并且缺乏全面和理性的计划,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这样的教育基础,显然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于是当欧洲大陆和美国经济实现大发展时,英国的经济却在19世纪中期开始走向相对衰退。在这个意义上,以下论断是切中

6、肯綮的:在经济因素促成的社会变迁方面,教育是形成社会变迁的条件;在意识形态促成的社会变迁方面,教育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动因。[9]不难看出,仅仅将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附庸,只是一味与其适应和配套的观点存在很大问题。事实上,一种发展完备的教育体系,其价值不仅在于满足社会的功能需要,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国家形成和社会变迁中的主导介入作用。顺此逻辑进一步推进,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仅教育需要社会,而且社会也需要教育。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关注,不应仅仅聚焦于教育应当为发展提供什么,更需要深入思考的是社会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教育基础,目前

7、的教育基础,是否能够支撑起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宏观设计与整体实践?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教育尺度形成和运用的产物。二、教育尺度的形成和运用改变了什么?目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到了需要转变在社会发展状态的评价尺度中其他尺度强势而教育尺度被弱化、被遮蔽、被湮没现状的时候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包括对待教育发展问题局限性的基本标尺。在此尺度下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应该怎样去奠基、创造和建设现代的教育基础?例如,要实施终身教育,在这个背景下去考察社会现在缺什么,应该加强什么。这就

8、是采用教育的尺度去衡量社会,追问和回答要有终身教育的基础,需要社会做哪些努力。教育尺度的提出,不仅为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带来新认识,而且也将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带来诸多新的改变。(一)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已有研究大多考虑社会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变迁和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对于社会基础的依赖,但却很少关注教育的转型和发展如何影响社会变迁,很少将教育变迁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