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ID:23877293

大小:7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1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_第1页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_第2页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_第3页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_第4页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前言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包头市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市:到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发展指标均在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前列,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的位次大幅度前移。2001年在全国26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生产总值排122位,财政收入排9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144位。预计2004年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生产总值前移至65位,财政收入前移至5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移至34位。在我国西部地区82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前1

2、0强。在2004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测评中,我市排77位。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此提高包头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包头的地理区位向西纳入到陇海--兰新沿线和黄河中游经济带,向东与环渤海经济区相接,按优势互补原则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共同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或规模经济要求高的加工工业拓展合作空间,提高规模效益,促进大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全国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优势产业集聚的战略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

3、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发展动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现状及其评价(一)包头市宏观生产力布局框架及其演变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北依阴山,南临黄河,西连河套平原,东接土默特川。全市现辖10个旗、县、区,其中:4个市区(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和稀土高新区),2个矿区(白云鄂博铁矿区和石拐煤矿区),4个农业旗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九原区和达茂旗)。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人口209.33万人。历史上包头以“水旱码头”、皮毛重镇而著称。解放初期,国家规划了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在包头建设有6个:包钢、内蒙古一机厂、内蒙古二

4、机厂、核工业202厂(光华化学工业公司)、包头铝厂、热电厂。与之配套、扩建的有矿务局、长征砖瓦厂、化工厂、糖厂、电机厂、棉纺厂、矿山机械厂、皮革厂等20个中型厂矿。1959年包钢一号高炉铁水奔流,为包头工业发展史上挥写了神采的一笔。建国多年来,包头以丰富的煤炭、稀土、铁矿和水资源为基础已经建设成为以冶金、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8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包头曾经提出实行“轻型双翼”总体战略。这个战略设想是以优化产业结构的导向为出发点,由偏重发展工业,转变为一、二、三次产业综合发展。以“轻型”为导向、靠“内改”和“外引”为双翼,加速潜在优势的转化。进入90年代

5、,包头又总结提出了“整体优化战略”构想。这是继“轻型双翼”之后的深化和发展。“整体优化战略”是以优化产业结构的导向为出发点,以系统辩证论为理论依据,强调城市的整体发展。90年代末期至今,包头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从2002年到2004年的三年间,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建设经济强市进程快速推进,生产力布局在探索中逐步演变,创造出了以“一个机制”和“五个同步”为特征的“包头模式”。三年时间,累计创造了14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钢铁、装备制造、铝业、电力、稀土、乳业、建材七大支柱和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开始凸显产业集群的态势。(二)包头市现行生产力布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6、特征及其评价建国初期,包头市宏观生产力布局依据国家计划统一安排和国防安全需要,实施战略西移,在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大型企业。进入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形成的宏观生产力布局侧重于这种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尽管在特定时期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目前形势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已显现出一定的不协调性。经过近50年的积累,我市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包头市一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体表现在: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

7、产业结构的优化。90年代以来,我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数据参见表一)表一:包头市三大产业结构近年的变动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数量(万元)比重(%)数量(万元)比重(%)数量(万元)比重(%)数量(万元)比重(%)数量(万元)比重(%)第一产业1832918.61914488.41868037.52248406.72372505.2第二产业129204960.4136956160.0148392759.7180346554.2253383056.3第三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