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76040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历史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历史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教材的使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状况也在逐步改善。为了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彰显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历史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制定我校高中历史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历史教师综合素质和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把新课改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每个教师的心中;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努力使我校历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教研
2、组概况1.相亲相爱一家人 历史教研组这个大家庭现有成员25人,均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有3人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本组有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6人,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年富力强、团结友爱、富有战斗力的和谐大家庭。2.可圈可点三优势(1)师资:本组师资结构合理,高级、一级、二级的比例是4∶5∶3,平均年龄三十四岁,其中,临沂市高中历史兼职教研员3人,省市级教学能手3人,省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省历史教研先进个人1人,多数老师有高三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
3、可谓是实力雄厚。(2)组风:组内教师关系融洽,能充分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研讨的气氛浓郁。老师们工作认真,勤恳踏实,积极有效,是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3)教研:教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本组教师已编写了《沂蒙名人传略》、《红色沂蒙》等校本教材。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依托社团活动,推动历史教学》获得省级课题立项,《高中历史寒暑假作业模式创新与探索》、《高中历史课堂“公民意识”培养》获市级课题立项。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百家讲坛、周末大讲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知识和素养(右图为我们教研组的王金辉老师为学生做《中东
4、问题的现实思考》的讲座)。还有王慧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朱世林老师的“沂蒙精神”。3.“持续发展”四制约 组内大部分教师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知识丰富,业务技能高强。但是,老经验难以对付新问题,旧方法无以推动新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有:(1)教师的创新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少有成果。(2)骨干教师队伍还需壮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3)在教学理论、高考命题的趋势分析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基本上还处在“被动研究”阶段,缺乏对历史教育的主动的积极研究。(4)课堂教学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5、比较单一。总之,由于应试的压力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滞后,以讲代读的“满堂灌”、以问代议的“满堂问”、以媒体代活动的“满堂放”、漫无目标毫无重点的“满堂论”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历史课堂里,与我们理想中的新课程新气象还有一段距离。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三、教研组建设目标(一)师德建设目标——努力促使每位老师成为“五观端正”的教育者。1.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忠诚、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政治上用学校“正气、大气”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一身正气,不为世俗所困。“
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2.正确的人才观: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人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与长远发展。3.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正确的教材观:打破观念的樊篱,完成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5.正确的教师观:把时间、空间和机会给学生,教师完成从主宰地位到主导地位的转变。(二)“教研文化”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巩固温馨、协作、研究、奉献的教研文化。我们教研组正努力形成教
7、研组内的备课文化、听课文化、评课文化、研究文化等等。让教研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组员的全身。(三)“学科特色”建设目标——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智慧,让学生的心灵随历史的音符一起跃动。赵亚夫老师认为一堂历史课应讲出“情的生动、思的拓展、理的智慧”。历史是充满智慧的学科。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应让学生通过叙事,了解鲜活的历史;通过思辨深刻地认识历史,更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历史智慧和做人的道理。课堂教学不仅有教育者的智慧,更有学习者的智慧。通过利用新教材新颖而灵活的呈现方式,新课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新的历史学习情
8、境,实现实践者的智慧。具体计划如下:1.坚持一种学科特色建设的导向: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2.明确一个学科特色建设的中心:效益。让45分钟发挥效益,把教师从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3.重建一种学科特色建设的理念: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