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

ID:23851749

大小:3.1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1-11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花堰站基坑喷锚护壁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程概况1.1车站位置及周围环境红花堰站是一期工程起点站,位于火车北站以北的皂角树地区,东边为皂角树车辆段的规划用地,北面有沙河及其绿化带,西边为空地及待拆迁的房屋建筑,车站呈南北走向。站址范围内为结合地铁进行规划调整区,场地已拆迁,拟规划建设成为高密度的物业开发区。根据现场踏勘,车站所处范围无城市道路,站址范围内无影响施工的管线。车站的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2+761.000。1.2基坑规模车站基坑全长261.5米,车站底板埋深8.34米。基坑宽度为24.54~30.86米。基坑呈条形,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1.3工程地质条件1.3.1地形地貌本车站地处川西平原岷江Ⅱ级阶地,为

2、侵蚀~堆积阶地地貌。地形平坦,北高南低。1.3.2岩土分层及其特征段内均为第四系(Q)地层覆盖。地表多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Qml4)杂填土覆盖,其下为全新统冲积层(Q4al)粘土、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统冰水沉积、冲积(Q3fgl+al)卵石土夹砂透镜体及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冲积(Q2fgl+al)卵石土夹砂透镜体,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土层从上至下依次分述如下:<1>人工填筑土(Qml4):以杂填土为主,褐灰、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潮湿。由碎石、砂土、砖瓦碎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其间充填粘土,均匀性差,压缩性高。厚1.0~4.0m。<2-2>粘土(Qal4-5

3、1-):深灰、灰绿色。含少量角砾,局部含细粉砂较重,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土(<3-7>)层上部。可塑~硬塑。天然密度ρ=1.82~2.0g/cm3、天然含水量ω=25.3~25.9%、天然孔隙比e=0.73~0.92、塑性指数Ip=17.2~23.4、液性指数Il=0.3~0.5、天然快剪粘聚力C=53.6~79.2kPa、内摩擦角φ=11.0~13.4º、压缩系数a0.1~0.2=0.19~0.49MPa-1、压缩模量Es=3.64~9.32MPa。顶板埋深2.4~3.0m,层厚0~3.10m。<2-3>粉质粘土(Qal4):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及钙质结核。呈透镜体状分布于

4、卵石土(<3-7>)层上部。天然密度ρ=1.89~2.08g/cm3、天然含水量ω=20.6~33.2%、天然孔隙比e=0.59~0.93、塑性指数Ip=11.7~24.1、液性指数Il=0.2~0.71、天然快剪粘聚力C=22.4~60.3kPa、内摩擦角φ=11.3~22.7º、压缩系数a0.1~0.2=0.18~0.32MPa-1、压缩模量Es=4.84~9.21MPa。顶板埋深1.0~4.0m,层厚0~3.10m。<3-4>粉、细砂(Q3fgl+al):深灰色、灰绿色,饱和,中密。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于卵石土(<3-7>)层上部及中部。顶板埋深3.8~11.4m,层厚0~1.70

5、m。<3-5>中、粗砂(Q3fgl+al):灰兰色,饱和,中密。砂质较纯,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于卵石土(<3-7>)层中。顶板埋深10.30m,厚0.70m。<3-5-1>砾砂(Qfgl+al3):灰黄色,饱和,中密,呈透镜状零星分布于卵石土(<3-7>)中。顶板埋深10.00,厚0.70m。<3-7>卵石土(Qfgl+al3):灰黄色、黄绿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成份主要为中等风化的岩浆岩、变质岩砂岩等硬质岩组成。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分选性差。卵石含量65~80%,粒径20~80mm为主、最大粒径140mm,夹零星漂石。充填物为砂及砾石,具弱泥质胶结或微钙质胶结。顶板埋深3.1

6、0~7.20m,厚12.0~19.0m。<4-3>圆砾土(Q2fgl+al):灰兰色,中密,饱和。卵石约占40%、粒径20~80mm为主,圆砾约占20%、粒径2~20mm,石质成份主要为中等风化的岩浆岩、变质岩砂岩等硬质岩组成,呈圆形~亚圆形,分选性差。-51-<4-4>卵石土(Q2fgl+al):灰色、深灰色、褐灰色,以密实为主、部分中密,饱和。卵石成份主要为中等风化的岩浆岩、变质岩砂岩等硬质岩组成。磨圆度较好,呈圆形~亚圆形,分选性差。卵石含量60~75%,粒径20~80mm为主,夹零星漂石。充填物为砂及砾石,具弱泥质胶结或微钙质胶结,局部含腐植质。顶板埋深16.10~23.80m

7、,层厚1.20~5.0m。<5-2>强风化泥岩(K2g):红褐、紫红色,岩质软,粉砂质、泥质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顶板埋深19.40~19.50m,层厚一般0~1.60m,局部较厚。<5-3>中等风化泥岩(K2g):红褐、紫红色,粉砂质、泥质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及碎块状。顶板埋深20.50~26.30m,未揭穿。1.3.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段内不良地质为砂土液化、特殊岩土为人工填筑土、膨胀土和风化岩。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