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49870
大小:394.1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1
《重组竹材料强度参数试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组竹纵向拉伸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对重组竹进行纵向抗拉试验,在比例极限内按应力与应变关系,确定重组竹纵向抗拉弹性模量;按最大加载力与面积的关系,确定重组竹纵向抗拉极限强度。2.试验设备本次试验所用设备有:SANS万能力学试验机、TDS-530静态数据采集系统。3.试验概述3.1试件制作参考《建筑用竹材物理试验方法》JG/T199-2007关于竹材抗拉试件的相关要求,本次试验采用的竹材抗拉试件尺寸如图3.1所示,夹头末端到有效区间始端弧度按照标准半径R=280mm,有效区域长度L0=70mm,宽度W0=8mm,厚度T0=8mm;试
2、件总长度L=250mm。试件编号依次为:1-1,1-2……1-30。试样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允许误差为,整个试样上各尺寸的相对偏差,不应大于0.1mm。图3.1纵向抗拉试件尺寸3.2试验步骤(1)测量三次抗拉试件有效区域(中间段长度70mm)宽度和厚度,取平均值并记录;标记抗拉试件有效区间中线,用于粘贴应变片及加载时调整试件的垂直度。(2)在抗拉试件有效区间的中部一侧粘贴应变片。试验采用的应变片栅格大小为20mm×3mm,灵敏系数为2.06。(3)将抗拉试件安装到试验机上,并将力传感器、应变片与TDS-530静态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3、测定采集仪电压与荷载转换系数K为6.6281。(4)随机选取6个试件测定材料的弹性区间,最终确定的弹性循环区间为1000~2000N;加载速度为50N/s。由程序控制的加载制度如下:1.力控制50N/s,目标力控制1000N(下限荷载值);2.力控制50N/s,目标力控制2000N(上限荷载值);3.力控制50N/s,目标力控制800N(0.8倍下限荷载值);4.力控制50N/s,目标位移控制100mm。其中,步骤1~3循环6次。(5)计算。计算弹性模量和极限拉应力。在六次循环加载中,取后四次平均值分别按式3-1计算弹性模量。按
4、式3-2计算抗拉强度。(3-1)式中:——抗拉弹性模量,MPa;——受拉荷载增量,N;——受拉纵向应变增量;A——试件有效截面面积,。(3-2)式中:——抗拉强度,MPa;——极限拉力,N;A——试件抗拉截面积,。参考GB1938-91《木材顺纹抗拉强度实验方法》,试样含水率为9%~15%时,顺纹抗拉强度按3-3式计算,准确至0.1MPa。(3-3)式中:——试样含水率为12%时的抗拉强度,可取;——试样含水率,%。3.3试验结果表3.1重组竹纵向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试件编号截面长(mm)截面宽(mm)截面积(mm2)最大力(kN
5、)抗拉强度(MPa)弹性模量(MPa)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平均值标准差重组竹纵向压缩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重组竹纵向压缩试验时,在比例极限阶段内以应力、应变的关系,确定重组竹纵向抗压弹性模量;按最大加载力与面积的关系,确定重组竹纵向抗压强度。2.试验设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最大负荷1000kN)及TDS-530静态数据采集系
6、统。3.试验概述3.1试件制作参考ASTMD143-09关于竹材抗压试件的相关要求,本次试验采用的竹材纵向抗压试件尺寸如图3.1所示。试件编号依次2-1,2-2……2-15。试样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允许误差为,整个试样上各尺寸的相对偏差,不应大于0.1mm。本试验设计尺寸为50mm×50mm×200mm。图3.1纵向抗压试件尺寸3.2试验步骤(1)测量三次抗压试件截面长度、宽度和试件高度,精确至0.1mm,取平均值并记录;称量每个抗压试件质量,并记录。(2)选取竹丝纹理清晰、基本无缺陷的两对面,标记侧面中心线并粘贴应变片。试验采用
7、应变片栅格大小为20mm×3mm,灵敏系数为2.06。(3)将抗压试件安装到试验机,并将力传感器、应变片与TDS-530静态数据采集系统连接。(4)随机选取6个试件测定重组竹纵向抗压的弹性区间,最终确定的弹性循环区间为30~150kN;加载速度为700N/s。由程序控制的加载制度如下:1.力控制700N/s,目标力控制30kN(下限荷载值);2.力控制700N/s,目标力控制150kN(上限荷载值);3.力控制700N/s,目标力控制24kN(0.8倍下限荷载值);4.力控制700N/s,目标力控制1000kN。其中,步骤1~3
8、循环6次;全程加载时间约50分钟。(5)计算。计算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极限压应力。在六次循环加载中,取后四次平均值分别按式3-1和3-2计算弹性模量和泊松比。6次加载循环完后继续加载,加载制度700N/S,试件进入非线性变形后,改用位移控制单调加载,加载速率为1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