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幵题报告旅游管理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背景:古镇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就好似刘若英为乌镇所做的广告一样,小桥流水人家,来过,便不曾离开,可以说,江南的古镇给现代人带来的是一种有别于都市高节奏的生活状态,小镇的生活更加趋于安逸,宁静,纯朴。但是,由于而今古镇发展的迅速,由此而来的问题很明显的摆在了我们的而前,通过乌镇东栅为例,纵观所有江南古镇的发展现状,过度商业化,社区居民抵触情绪过人,发展雷同等等问题是而今我们能够发现的古镇发展中想当普遍的问题。绵阳师范学院的鲍蕊在《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说道:
2、“随着我国古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古镇的元真性受到破坏。一是古镇内的民居建筑老化,年久失修。二是催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是古镇的商业气息浓重。另外还有古镇旅游内容单一,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以及古镇旅游想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选题意义:通过乌镇东西栅的对比,分析现代古镇产生如此多问题的原因,再着眼于乌镇西栅,通过西栅的发展模式来提出现代古镇所应该发展与保护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出古镇未来发展模式。古镇是我们江南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而如何更好的保持它的原真性,在发展的基础上同时突出它应该反映出来的生活状态是所有
3、古镇开发者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旅游而言,古镇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就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古镇游是一种放松身心的过程,就经营者而言,古镇游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对社区居民來说,古镇游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而如何把这所有的焦点都平衡在一起,让古镇发展更加正确地发展,是我们要讨论的的一个重大问题。、研宄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允目标:通过以乌镇东栅反映出来的情况,得出而今江南古镇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乌镇东西栅的对比,得出现代古镇所应该发展与保护的方向,从而进一步引发对未来古镇发展的设想。提纲:一、引
4、言二、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古镇商业化过浓(二)古镇居民抵触情绪过大(三)古镇发展过于雷同三、占镇旅游方式的转变趋势(一)游客的需求转变(二)旅游发展趋势(三)旅游方式转变四、乌镇东西栅发展对比与古镇旅游发展对策(一)西栅旅游开发分析(二)乌镇东西栅旅游发展对比(三)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对策五、对未来古镇发展的构想(一)打造古镇品牌(二)提高民宿质量(三)降低门票概念六、总结三、拟采取的研宄方法、研宄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一、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查勘、收集和对现奋研究成果的提取,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总
5、结出现今古镇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从现代旅游方式的转变中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探讨乌镇东西栅的不同发展模式,得出古镇发展与保护的方向,达到可行性分析和报告。二、技术路线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告,查阅人量数据资料后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并提出策略方案。Ui[1]尹迎春.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城市形象宣传片一一以乌镇旅游宣传片为例[JL新闻世界,2010,(04)[2]宋安娜.乌镇的反思[J].天津人大,2010,(02)[3]鲍蕊.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4]邹开敏.国内旅游动机的研究新进
6、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8,(03)[5]江五七,陈豫.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08)[6]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宄[D].同济大学,2006[7]丁敏.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相关分析[JL市场周刊(研宂版),2005,(12)[8]苏勤.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一一以周庄为例[J].地理科学,2004,(04)[9]梅振华.商业古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L商业时代,2010,(24)[10]邹开敏.民宿: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探索一一以江苏周庄为例[J].乡镇经济,2008,(
7、08)[11]姚洪文.小城镇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研宄[D].南昌大学,2008[12]朱松节,刘龙娣.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高职论丛,2010(03)[13]周乾松.中国古镇保护尚须警钟长鸣[JL城市问题,2004,(06)[14]曹雪梅.从旅游开发模式浅谈古镇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10,(06)[15]陈序.从市场角度看古镇保护与开发[J].山丙建筑,2006,(13)[16]阳建强,冷嘉伟,王承慧.文化遗产推陈出新一一江南水乡古镇同里保护与发展的探索研究[J].城市规划,2001,(05)[17]At
8、eljevic,I.,Doorne,S.Culture,EconomyandTourismCommodities^]:SocialRelationsofProductionandConsumption(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