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

ID:23841477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_第1页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_第2页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_第3页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_第4页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波普艺术发展的“当下”情节  简介:杨佩佩(1989-),女,汉族,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J110.99[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5)-35--02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最开始盛行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波普艺术首先是在英国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大师、批评家中引发,这一群人通常自称为“独立团体”,这群人的显著特点是对于新出现的大众文化饶有兴趣,并且擅长从大众的消费需求中找到自己的创作灵感

2、,从而进行相关的创作。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取材于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物件或者事物,比如:罐头、面包这些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常用品;或者创造的作品是根据一些常见的如:加油站、风向标、店家招牌等引发而作。波普艺术在这一时代十分盛行,波普艺术大家们创作的作品风格都不是统一的,都有自己的特点。  譬如:波普艺术大家奇特斯坦,他创作的作品展示的是一种平滑的笔触,把很多独立的单一色块的东西拼凑在一起,从而用来展示出漫画和广告中的一些常见艺术风格。安迪.沃霍尔的创造经常把自己喜欢的明星还有一些自己食品包装上的形

3、象一起印在画布上面。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们喜欢把粗细不等的线条拼凑在一起来进行作品创造。波普艺术家们普遍认为自己的作品需要呈现的是当前人们密切关联的一些东西,而不是过去的一些东西。  二、波普艺术家们的当下选择  大家不禁会问,为什么波普艺术是在上世纪50年代得到了发展,当时的社会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样子的一些问题,敲打着我们对于“波普艺术”重温与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多在1945年左右结束,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本国战后的重建工作,到50年代欧洲诸国都还没从战后的衰败走出,但是英国

4、和美国的战后重建却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的提高。随着本国经济、交通、政治等各项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也催生了文化艺术的不断变革,波普运动就在此背景下得到衍生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和英国因为本国经济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工业发展也朝气蓬勃,人口得到大幅度的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也得到增加,工业的繁荣也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产品,这时期的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也更多地倾向于精神艺术层面。因为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新奇、便捷的产品,比如;追求更

5、大的电视、汽车、电动剃须刀,很多之前没有的产品也出现在商店的货柜上(如:圆珠笔、冷冻食品等)。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购买力的提升,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此时的产品品牌构建对于减少顾客流失,增强客户忠诚度至关重要,商家也十分需要绘画技巧的人创造相关的商业艺术,广告的醒目、独特可以吸引到更多顾客的关注。  波普艺术从一开始出现就与商业盘根错节,因为商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作为反映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波普艺术也有这样的特点,一点都不奇怪。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大众认识如何提高,只要公众消费活动

6、没有终止,商家的商业活动没有终止,“波普艺术”就永远有发展的一席之地。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甚至之前,波普艺术家们就已经有了“当下”选择,坚定而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  三、波普艺术作品的“当下”场景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波普艺术作品中的“当下”情节  (1)波普艺术图片:波普艺术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在画布上创造到泥土的模型,波普艺术的创造大家们其实更喜欢在墙壁、画廊或者自己的家里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创作喜欢以自己为创作参照或者对象来进行。这一点在21世界的欧美,包括中国都经常会出现,我们在

7、国内许多高校的涂鸦墙,798艺术中心的墙面绘画无不是对波普艺术绘画风格的一种借鉴和发展。  (2)绘画风格:总的来说波普风格创作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非个人化。波普艺术家们在进行创造的时候,其产品中都不会添加自己的个人情感的,没有姿态的标记。波普艺术家们他们比较青睐的和看重的是:自己的艺术创造需要和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反映出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需,为此他们可以使用50年代生产的颜料进行绘画创造,还有一些波普艺术家喜欢用釉类的颜料在钢铁上进行创造,可见其特立独行的创造风格。  波普艺术创造的一个特点是;

8、创造的作品具有时代背景的印记,这一点在我国波普艺术的发展上也能得到印证。我国的波普艺术家---画家大王王广义,在进行波普艺术作品创造的时候,曾经把文革期间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工农兵大批判的图像,直接和当时世界上最负流行的可口可乐的广告符号相互结合,从而向世人展示出这一时代我们国家的消费倾向。在作品的具体表现上,王广义尽可能地减少“绘画性”的延续,他的作品,强调的是一种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他将工业用磁性油漆在巨型画布上做了大面积的平涂处理,用来突出作品的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