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当前银行信贷集中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银行信贷集中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摘要】银行信贷集中既有有利的一面,又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何解决和处理好银行信贷集中问题,更好的发挥信贷资金效用,支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关键词】银行信贷集中表现形式影响对策建议 近几年,虽然我国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发展,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在拉大。经济增长与信贷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离不开信贷支持,银行信贷投向趋利性客观上要求信贷投放向发达地区和优势行业集中。 一、当前银行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 1、经营资金的集中。经营资金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存款向国有及股份
2、制商业银行集中,地方性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占比较小。调查显示,2008年末,辽宁辖区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存款占比75.2%,地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占比24.8%。二是商业银行存款由基层行向上级行集中。金融机构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以优厚的系统内上存利率,把基层行的资金逐级集中。辖区商业银行系统内二级准备金的比例由1.89%~4.32%不等,比例内上存资金利率多数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最高的高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4.23个百分点。超比例上存资金利率更高,中国银行最高达到5.9%,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65个百分点,2008年辖区县域新增存款18.2亿元,占全市新增存款的27.8%,其中上
3、存市行资金9.5亿元,占新增存款的52.2%。三是存款向发达地区集中。2008年末,辽宁辖区沈阳、大连、鞍山等3个发达城市金融机构存款占全省14市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65.9%,阜新属于全省经济最落后地区,仅占1.8%。 2、信贷管理权限的集中。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完成,集约化经营模式基本固定,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二级分行,总、分行直贷规模不断扩大,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基本丧失。多数基层行仅有少量小额质押贷款的权力,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二级分行企业贷款无论额度大小,全部由总、省行审批,市级分行负责贷前调查和相关材料申报
4、工作,县支行只存不贷。 3、信贷投向的集中。一是向优势行业集中。调查统计,2008年阜新辖区各家商业银行新增贷款47.3亿元,其中电力、煤碳等二大优势行业4户企业贷款2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9.6%,如工商银行集中向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阜新发电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7亿元,占该行新增贷款的92.3%。二是向大中型骨干企业集中。2008年辖区各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中,前20户企业占89.4%,主要投向白音花海州露天煤矿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某行10家企业新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6%。三是向信用程度高的企业集中。2008年辖区商业银行新
5、增贷款投向AAA级以上企业占6%,投向AA级企业占72.6%,投向A级企业占12.6%,A级以下的占8.8%。四是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基本上由总、省行统一集中使用,并实行“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和发展重点产品的‘四重’战略”,致使信贷投放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2008年,辽宁辖区沈阳、大连、鞍山三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65.5%,从阜新辖区信贷投放情况看,近5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停止对县域企业发放贷款,在县域的分支机构只存不贷,2008年县域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仅占全市新增贷款的19.2%。 二、信贷集中的主要成因 1、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
6、境没有太大的改变。一是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下,大企业、大集团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很难从二级市场上筹集资金。二是现行的融资体制不完善,像国外那样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贷款担保组织、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同业协会等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一些障碍。目前阜新仅有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且财政仅投入1000万元,仅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用资金的减少和经营策略的转变,限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明确金融服务的对象是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与此相适应
7、,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信贷资金大量向上集中,支持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基层行只有推荐权而没有审批发放,中小企业申请贷款要通过对其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确认、登记等程序,这中间手续麻烦,环节较多,时间较长,难以适应企业对贷款需求的季节性和及时性特点,进而影响了国有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3、信贷风险追究责任制制约了基层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都普遍实行了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