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三农问题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

ID:23818360

大小:13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0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_第1页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_第2页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_第3页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_第4页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专题三农问题考点1 基础知识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1、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2、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3、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4、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5、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

2、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6、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4、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5、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

3、修芍陂。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3、秦朝开通了灵渠。4、隋朝开通大运河 ①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②概况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③影响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2、统治阶级

4、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

5、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4、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①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5、五代时:继续南移。6、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7、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六、关于土地兼并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一问题。2、影响 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

6、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七、关于重农抑商问题1、实施的原因 ①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④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2、表现 ①战国时期商鞅

7、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③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④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⑤清初实行更名田等恢复经济的措施,对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压制。3、评价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2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一、原始

8、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