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

ID:23810746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0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_第1页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_第2页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_第3页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_第4页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化背景学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吴伟业诗史文化背景  论文摘要:吴伟业诗史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文化意义,它是中国数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传统(包括诗学传统)与明清之际社会背景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既体现了诗史相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体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普遍心理,反映出当时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潮的变化。  明清之际的诗人吴伟业有近一千二百余首诗作留存于世,其中以时事为题材的作品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人多以诗史目之。与吴伟业同时的作家尤侗曾评价道:梅村身遇鼎革,触目兴亡,其所作皆可备一代诗史(《艮斋杂说》),最早为吴诗

2、作笺注的程穆衡也认为吴诗征词传事,篇无虚咏,可以诗史目之,并称其为少陵后一人(程穆衡《肇悦卮谈》,见《吴梅村全集》附录四);陆云士更是把他司马迁相提并论(见《吴诗集览》卷六),评价颇不菲,都揭示出了吴伟业诗歌的诗史特征。  吴伟业诗史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出现,绝非偶然的现象,它与中国数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传统(包括诗学传统)和诗人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传统与明清之际社会背景相互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一、诗、史相通的文化背景  从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中国诗歌自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传承着

3、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注重现实性,面向社会人生,关注社会人生的命运,着重表达社会群体意识,诗人总是围绕着人生与自然、人生与社会关系的主题来抒写自己的社会愿望和人生理想。这无论是从草创时期的诗歌,如葛天氏之乐、甲骨卜辞和《周易》中那些具有原始歌谣意味的祷辞,还是从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诗说,自居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诗,以及明清之际吴伟业的有关时运升降、时政得失(《且朴斋诗稿序》)的自觉创作上,都可以得到映证。诚然,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和为数不多的浪漫主义作品,但也应看到,其浪漫主义的背后

4、,实际上蕴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李白,作为浪漫主义的大诗人,其创作从根本上讲也没有脱离现实主义,其创作精神、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恰恰同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是相近的。清代刘熙载就看出了这一点,尝评论道:(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c.)  太白与少陵同一志在经世,而太白诗中多出世语者,有为言之也。  太白云日为苍生忧,即少陵穷年忧黎元之志也;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即少陵盘飧老夫食,分减及溪鱼之志也。(《艺概诗概》)  总之,中国诗歌始终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诗歌中社会人生的反映、现实情感的发抒、现实理想的寄托无疑都呈现出各个时

5、代具体的历史面貌,从外在的时代治乱兴替,到内在的人的心理状态、时代精神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内容都展现在诗歌中,从而使诗歌显示出特定时代的总体特征和气象。因此,从根本上说,诗人心目中的创作意识是一种与史家相近的历史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诗歌与历史保持着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这种现象正说明了诗、史相通。  在吴伟业生活的时代,诗、史相通的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形成了一股诗坛思潮,像黄宗羲在《万履安先生诗序》中就曾提出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阙之说,杜浚在《程子穆倩放歌序》中还指出诗可正史之讹,钱谦益尝把《诗经》看作是国史,把孔子删诗视为定史(《

6、胡致果诗序》),以及吴伟业在《且朴斋诗稿序》中明确提出诗与史通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当时文学家们对诗、史关系的认识和主张。  诗史相通的文化背景为诗史创作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使诗与史、文学与史学的结合和统一成为一种可能。而在吴伟业之前,已有司马迁、杜甫等人把这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为吴伟业诗史创作树立了榜样。从渊源上讲,吴伟业诗史是对司马迁、杜甫传统的继承。  司马迁之《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无疑达到了文学与史学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其创作精神,不仅体现在注重实录的唯物史观上,而且还体现在发愤抒情的写作态度上,毫无疑问,这对

7、于张扬创作的主体性和凸显主体情感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发愤抒情的创作精神,使《史记》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完成了史学与文学的结合,而成为无韵之离骚。(fw.nseac.编辑发布)  吴伟业则直接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观来进行诗史创作。诚然发愤抒情一说由屈原在《惜诵》中提出,并非司马迁独创,但吴伟业所持的发愤抒情观,显然直接源于司马迁。他在《北词广正谱》的序言中说: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慨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在此,吴伟业显然沿用了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说法而加以发挥。他以发愤抒情来创作,无疑

8、使他情感勃发,借诗歌以寄托他于故国沦亡之后的无聊不平之慨,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抒情性。  继司马迁之后,再次将文学与史学结合在一起的是杜甫。其作品,如太史公纪传,为古今绝唱,被后人誉为诗史。杜甫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出现,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