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

ID:23800617

大小:2.00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8-11-10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_第1页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_第2页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_第3页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_第4页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目录1宇宙中的地球2地球的外部圈层6地球的内部圈层10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17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19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35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48构造运动56地球动力系统69地球的资源78地球的环境86地球的起源与演化91~~~~宇宙中的地球重点1.“地球科学”基本概念2.“将今论古”原理3.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发展简史·一、宇宙(university)       古人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无限、永恒、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物质世界。“宇”是空间的概念,是无边无际的;“宙”是时间的概念,是无始无终的。o(一)、宇宙中的天体和

2、物质1.恒星(star)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够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其主要特征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集中了宇宙中相当大的能量;构成恒星的主要气体为氢、其次为氦,其他元素很少;拥有巨大质量是恒星能发光的基本原因;体积相差悬殊,小则直径1000km,大者为太阳的2000倍;平均密度相差悬殊;距离地球都非常遥远,最近的半人马座a星4.3l·y;恒星不恒,一直在运动。2.星际物质 弥漫于星际空间内极其稀薄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3.星际云  星际物质的密集形式。4.星云(nebula) 星际物质更加庞大和更加

3、密集的形式。5.天体系统(spheresystems) 宇宙中物质是运动的,并有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引和旋转,该系统叫天体系统。o(二)、宇宙的起源       20世纪初,天文学家斯里弗尔(V.M.Slipher)发现星系以每秒数十万米高速退行;1929年,哈勃(E.P.Hubble)观测到河外星系退行资料,离我们愈远退得愈快;1916年,爱因斯坦(A.Einstien)提出广义相对论,演绎出宇宙在膨胀的理论;天文学家继续观测证明,宇宙在膨胀;宇宙为何膨胀?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多种事实证明,大爆炸的发生,距离今约150亿年。·二、太阳系(

4、solarsystem)o(一)太阳系的主要特征(启发式,师生共同讨论,抓住以下要点)        太阳是其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占太阳系99.87%,发出强光和热;围绕太阳旋转的是9大行星,小行星带及卫星、陨星和彗星等;太阳系天体以太阳为中心作高速旋转,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行星分布及运转几乎都在一个共同平面内,该平面叫赤道面。o(二)太阳系的起源(用幻灯简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1775年,哲学家康德(I.kant)认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原始弥漫物质逐渐分别凝聚,形成了太阳系内的各天体;1796年,法国科学院院士拉

5、普拉斯(P.S.Laplace)从数学和力学角度进行了阐述:太阳系本是一团旋转的炽热气体,由于冷却收缩,越转越快,离心力加大,变得扁如圆盘;当外缘离心力大于引力时,一部分物质被抛出,成为圆环;抛出物分离,凝结成行星;行星周围的卫星也有类似形成过程;星云中心成为太阳。·三、地球的诞生         拉普拉斯设想太阳系是炽热气体冷凝而成,星云物质冷却收缩的过程就是地球形成过程。        天文探测和地质研究结果不支持这种假设,认为形成太阳系的星云不是热的,而是冷的气体和尘埃。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冷星云里微粒互相吸引形成星子;

6、星子互相吸引,大吃小,不断吸积,逐渐增大,形成尘埃集合体;温度高,轻者(气体)跑掉,重者(尘埃)以固体为主,留在地球表面,受万有引力作用向中心聚积,体积缩小,物质密度越来越大;收缩并非无限,由于惯性离心力作用达到平衡;尘埃向中心集中,体积收缩,压力加大,会放出热,放射性元素蜕变和陨石撞击会放出热,因此,局部或一个时期的地球是高温熔融状态,(尤其在太古宙,46Ma);收缩停止,热者上升,又发生膨胀,轻者上升,重者下沉,形成了地核、地幔、地壳和水圈、大气圈等内部、外部圈层构造。总之,行星地球是宇宙中的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四、地球的形状

7、 o(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我们通常说的地球形状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形状。        大地水准面(geoid)—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        地球的真实形状略呈梨形,南极向内下凹30m,北极向上凸出约10m。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1980)公布地球大小主要数据如课本P23所示。o(二)地球的表面形态        分陆地(30%)、海洋(70%)两部分;陆地多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陆地或海底,表面起伏不平;世界屋脊(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太平洋西侧的马里

8、亚纳深海沟,海拔-11034m。o(三)陆地地形特征1.山地(mountains):海拔高程大于500m,相对高差大于200m的地形500m—1000m低山1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