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ID:23798081

大小:38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_第1页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_第2页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_第3页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_第4页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L/T911—2004目次前言Ⅱ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检测原理25 检测仪器的要求26 检测方法37 绕组变形的分析判断3附录A(规范性附录)用相关系数R辅助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6附录B(资料性附录)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典型幅频响应特性曲线7IDL/T911—2004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经贸电力[1999]40号)安排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频率响应分析法(不包括低压脉冲法)的现场应用。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现场

2、使用方便、可在变压器不吊罩的情况下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等优点,现已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试验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王圣、高克利、林春耀、欧阳旭东、张孔林、余国钢、何宏明、马继先、梅刚。IDL/T911—2004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

3、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及其他特殊用途的变压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094.1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eqvIEC60076–1:1993)GB1094.5电力变压器第五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neqIEC60076–5:1976)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术语和

4、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绕组变形windingdeformation指电力变压器绕组在机械力或电动力作用下发生的轴向或径向尺寸变化,通常表现为绕组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特征。变压器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或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冲撞时,均有可能发生绕组变形现象,它将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3.2双口网络bilateralnetwork指具备一对输入端口和一对输出端口的网络。如果网络是由线性的电阻、电感(包括互感)和电容元件组成,且内部不含任何独立电源,则称之为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当频率较高时,变压器绕组可视为无源线性双口网络。3.3传递函数trans

5、ferfunction用拉普拉斯变换形式表示的无源双口网络的输出与输入之比。传递函数极点和零点的分布与双口网络的内部元件参数、连接方式以及端口连接的阻抗密切相关。3.4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指在正弦稳态情况下,网络的传递函数H(jw)与角频率w的关系。通常把H(jw)幅值随w的变化关系称为幅频响应,H(jw)相位随w变化的关系称为相频响应。3.5频率扫描frequencysweep连续改变外施正弦波激励信号源的频率,测量网络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并绘制出相应的幅频响应或相频响应曲线。9DL/T911—20044检测原

6、理在较高频率的电压作用下,变压器的每个绕组均可视为一个由线性电阻、电感(互感)、电容等分布参数构成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内部特性可通过传递函数H(jw)描述,如图1所示。如果绕组发生变形,绕组内部的分布电感、电容等参数必然改变,导致其等效网络传递函数H(jw)的零点和极点发生变化,使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发生变化。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是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根据幅频响应特性的差异,判断变压器可能发生的绕组变形。变压器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采用图1所示的频率扫描方式获得。连续改变外施正弦波激励源US

7、的频率f(角频率w=2pf),测量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端电压U2和激励端电压U1的信号幅值之比,获得指定激励端和响应端情况下绕组的幅频响应曲线。图中:L、K及C分别代表绕组单位长度的分布电感、分布电容及对地分布电容,U1、U2分别为等效网络的激励端电压和响应端电压,US为正弦波激励信号源电压,RS为信号源输出阻抗,R为匹配电阻。图1频率响应分析法的基本检测回路测得的幅频响应曲线常用对数形式表示,即对电压幅值之比进行如下处理H(f)=20log[U2(f)/U1(f)]式中:H(f)——频率为f时传递函数的模|H(jw)|;U2(f),U1(f)——频率为

8、f时响应端和激励端电压的峰值或有效值|U2(jw)|和|U1(jw)|。5检测仪器的要求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