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ID:23796211

大小:4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1.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演变的史实。1.重点: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2.理解古代中国主要的选官制度及其特点。制等重要的政治制度。3.认识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说明古代中国2.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政治制度的特点。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自主预习·探新知]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1)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1)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其在政

2、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发展为割据势力。(2)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宋朝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措施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北宋“积贫积弱”4.元朝(1)措施①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②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2)作用①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君主

3、专制的演进1.汉朝(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4.宋代(1)措施: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

4、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1)措施: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4“学思之窗”,思考: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提示】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

5、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令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3.隋唐(1)内容: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影响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精要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汉朝

6、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北宋将军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元朝设中书省。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3.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合作探究·攻重难]中央集权的发展[史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

7、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该则史料再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第一层的核心语句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第二层的关键信息是“国除”;第三层应着眼于“律令”和“限制”。[提示]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史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

8、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2)根据史料二,指出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此有何看法?本则史料主要反映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第一层介绍了各项措施对州郡的影响;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