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

ID:23795091

大小:6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_第1页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_第2页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_第3页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_第4页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2011/10电子元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简单介绍发展进程及应用。一、电子管(真空管)1883年,爱迪生为延长白炽灯的寿命,在灯泡内封入一段铜丝,欲阻止碳丝的蒸发,未成功。但无意中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和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现象,注册一个专利,人称为爱迪生效应。爱迪生唯一一项科学发现。但他未认识到重要性。时无线电尚未发明。1903年,英国理查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1928年获诺贝尔奖。1904年,英国弗来明,发明真空二极管。1906年美国德福雷斯特在阴、阳极之间加入一个栅极,当栅极电压有微小变化时,引起阳极电流较大的变化。“

2、以小控大”,就是放大。结构为圆筒状。作用如“闸门”。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栅极电压控制阳极电流。初期,他交不起15美元的专利费,到企业来赞助,被人当成骗子告上法庭,说他推销积压产品。他说,历史必将证明,我发明了空中王国的王冠,法院判决:电子管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玻璃管。后无罪释放。美国誉为“无线电之父”。电子管专利卖了39万美元,一生300项发明,包括有声电影。电子管发明初期,因真空度不够高,寿命短。后来(1910)德国的哥德发明了抽高真空的分子泵,提高了真空度。从三极管发展到四、五、六、七、八极管。从单一管到复合管,双二极、双三极、三-七极,二-五极管。在一个玻壳内装两个电子管。电子管的弱点

3、:体积大、重量大、耗电大,发热多,寿命短,几千小时~1-2万小时。B29轰炸机上仪器装1千只电子管、1万多个无线电元件。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用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8000个电容、耗电150KW、30T重,功能每秒5000次加法、50次乘法。国产南京管(大),北京管(小,花生管)。50~60年代,厦门是前线,功率管受管制。家中已有的电子管要到公安局登记,贴条子,才准予使用,中学做实验先到公安局登记,买新管凭公安局证明。1950’S——1960’S逐渐被晶体管替代。但在高频、大功率场合仍有应用。近年又“复活”,在高级音响中,被认为音质优于晶体管。爱迪生效应阳极A栅

4、极G阴极K灯丝F爱迪生效应三极电子管结构、符号6二、三极电子管工作原理阳极阳极UgIa二、半导体晶体管半导体材料单向导电现象的发现。1835年,麦克思发现“不对称导电现象”。1874年,布拉温发现硫化物有单向导电现象。1880年,发明硒整流器。硒(Se)也是半导体。后来发现更多天然或人制矿物有单向导电性。1906年前后,辉铅矿或金刚砂;晶体加金属丝成二极管,用作检波,接触点常调整,找“灵敏点”。性能不如真空二极管,业余爱好者用于矿石收音机—无电源收音机,做检波器。1940年,人工纯锗、硅晶体出现,晶体二极管应用。依靠提纯技术的发展。真空二极管加第三极(栅极),有放大作用,半导体怎么加第三

5、极?1945年开始,贝尔实验室,攻关小组。肖克莱(固体物理学家、组长)、巴丁(固体物理学家)、布拉顿(实验物理学家)。各有所长。1947.12.23发现三极管放大作用(图),I1小变化引起I2大变化。1948年获专利。先秘而不宣。1948年初,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柏杜大学的布雷和本泽报告其晶体管放大实验,两根探针距离不够近,未成功。赶紧发表成果,申请专利。肖克莱未直接参与第一只晶体管的研制,专利属巴丁、布拉顿,肖克莱极为不满。后三人关系恶化,散伙。1948年,肖克莱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1949年,肖克莱提出了p-n结理论

6、(关于晶体中由于掺入杂质的不同所形成的p型区和n型区的理论),并在第二年使之变为现实,研制出了结型晶体三极管。结型晶体管在许多方面优于点接触晶体管,很快就得到了广。后又发明场效应晶体管。三人获1956年诺贝尔奖。1953年,晶体管助听器。1954年出现4个锗晶体管的收音机。1952年,区域提纯法,进一步提纯半导体、单晶体。点接触型。面接触型。第1只晶体管示意图增益KV=100Ge活动探针50μm固定探针BEC1959发明平面工艺。美仙董公司,赫尔尼。晶体片表面进行加工——集成电路工艺的前身。微小型化的过程。早期电极几个mm,后缩至0.3~0.5mm,结面积0.07~0.2mm2。实际上P

7、N结直径只要几十个μm。照相,制板,光刻,印刷工艺。1950年芯片2.5mm2/个,到1963年,同面积上可制作125个管。线宽20-30μm。1950’S电子管与晶体管竞争。电子管小型化,最小如铅笔粗。60年代晶体管全面取代电子管。(除微波、大功率场合)。苏前期忽视半导体,当锗发展为硅,又忽视硅。造成其电子、半导体、计算机技术长期落后,产品“傻、大、粗、笨。”6中国起步晚十年左右。50年电子管。60年半导体。50年电子管计算机。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