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92286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科学发展观与新农村建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观与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与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广大农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为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体来说,就是要求一切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把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破除
2、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发展活力;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的,要把増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实践中政府要引导扶持,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违背农民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经济发展
3、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农民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新农村建设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应有明显的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
4、利。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要求;乡风文明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要求;村容整洁是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管理民主是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目标要求。在实践中应当按照这些目标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搞好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5、建设新农村,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人文环境状况科学规划,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于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有着较大差异,财政实力也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然起点有差别、进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因此,搞“千村一式”既不科学,更不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色,发挥自身优势,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不搞花架子,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短期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领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力度,解决突出问题,为加快新农村发展做出表率
6、;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但不要照搬照抄,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例如,对于一些经济状况相对发达的村镇,可以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倡科技兴农,鼓励自主创新等;但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更要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融资难、卖粮难、看病难、念书难等问题。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方面要求各地要搞好部署,做好规划,整体推进,注意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工作的统筹兼顾、互相配套,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规划编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充分考虑本区域的人口变化、土地变化、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另一方面又要求各地积极
7、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各地要及时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加以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处理好一般示范与个性特色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立足本土乡村人文,尊重本地区的传统习惯和风格,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一些地方出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