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

ID:23777094

大小:6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0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_第1页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_第2页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_第3页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_第4页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或来自军队,或来自伪政权,或来自十里洋场,他们分别是上海、北京、长春和八一厂的顶梁柱。虽然在意识形态上的过于趋同,置身于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宏大语境之下,让他们的风格化并没有那么明显,但他们作品中那种理想主义飞扬的明媚,处理历史宏大命题时的分寸和气度,还是让人心悦诚服。  谢晋、水华、谢铁骊,他们代表着第三代的不同风格。谢晋虽常常被批评为煽情过度,但他对历史的叩问与反思却有着其独到的深邃之处。水华的《林家铺子》则有着超出于第三代平均水平的见识与气魄,这部电影不只是描述了中国遭受西方经济侵略时的惨状,更

2、是勾勒出了中国人历史悠久的软弱与势利。而谢铁骊对散文式的电影有着自己的探索与创新,对名著改编更是得心应手。  整体而言,第三代在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在叙事策略、美学风范和类型建立上都有着积极的贡献。只是到了这个新世纪,继承者几乎寥寥。我们看到的只是各种不知其所以然或者自作聪明的狂欢,而那种质朴、宏大、流畅、清丽的品质几乎不见。  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红色经典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或来自军队,或来自伪政权,或来自十里洋场,他们分别是上海、北京、长春和八一厂的顶梁柱。虽然在意识形态上的过于趋同,置身于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宏大语境之下,让他们的风

3、格化并没有那么明显,但他们作品中那种理想主义飞扬的明媚,处理历史宏大命题时的分寸和气度,还是让人心悦诚服。  谢晋、水华、谢铁骊,他们代表着第三代的不同风格。谢晋虽常常被批评为煽情过度,但他对历史的叩问与反思却有着其独到的深邃之处。水华的《林家铺子》则有着超出于第三代平均水平的见识与气魄,这部电影不只是描述了中国遭受西方经济侵略时的惨状,更是勾勒出了中国人历史悠久的软弱与势利。而谢铁骊对散文式的电影有着自己的探索与创新,对名著改编更是得心应手。  整体而言,第三代在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在叙事策略、美学风范和类型建立上都有着积极的贡献。只是到了这个新世纪,继

4、承者几乎寥寥。我们看到的只是各种不知其所以然或者自作聪明的狂欢,而那种质朴、宏大、流畅、清丽的品质几乎不见。  新中国电影的四大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共有四大制片基地,即上海、北京、长春和八一厂。  上影厂的组成情况较为复杂,既有从国民党手中接管过来的中电一厂、二厂等制片厂,也有国泰、昆仑、文华等民营电影公司。1957年,在电影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上影厂改组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江南、海燕、天马三大故事片厂,以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制片厂等数家单位。文革中,三大故事片厂恢复了上影厂建制。  相较于其他地方,上海还保有一定的好莱坞叙事传统,比如像卢珏

5、的处女作《羊城暗哨》和刘琼导演的《51号兵站》,它们都属于反特片这一十七年电影中最重要的片种。论情节的急转直下,扭桥的生动自然,人物刻画的鲜明利落,较其他电影基地而言,上影厂出品的显然更为游刃有余。更何况上影厂最大的骄傲,第三代导演中的扛鼎级人物谢晋,作为情节剧的顶级好手,已在文革前,大放异彩其执导的女性三部曲《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和《舞台姐妹》,已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早春二月》(下图),1963年。该片因反映小知兼小资的彷徨和犹疑,而成为当年一部需接受公开批判的电影。  上海由于自由商品经济在旧中国最为发达,他们的新旧交替之感,相较其他两地,感受也更为独特

6、一些。丁然的《女理发师》和鲁韧的《李双双》,都有一种自我改造的意识在。《李双双》在我看来,真正具时代变迁讯息的是李双双的丈夫喜旺,他有惊无险地克服其小农意识的过程,曾让无数中国人捧腹不已。  北京的电影人,大多来自延安,受前苏联的创作风向浸染最多,但其间的优秀影片,也受中国式话本、传奇的影响较重。这在北影四大帅之一的崔嵬(另三大帅为成荫、水华、凌子风)身上表现较为明显,他执导的《小兵张嘎》中,那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顽皮少年,颇有些梁山好汉的劲头。而谢铁骊的电影洋味和古韵兼而有之,这在他的代表作《早春二月》里极为显著,这片子因反映小知兼小资的彷徨和犹疑,而成为当年一

7、部需接受公开批判的电影。总体而言,北影厂的影片最为大气,像崔嵬的《青春之歌》、凌子风的《红旗谱》、水华的《革命家庭》都有着大江东去般的史诗品格。有着清晰的年代跨度,对历史纵深的处理也较为复杂。  长影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号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1954年,中国电影一共提掖了几位导演,将其送其导筒前,其中长影就占了五位,分别是王炎、林农、苏里、武兆堤、郭维。除王炎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调入北影。其他四位,均成为长影厂的重要基石。本文由.L.收集整理《回民支队》(下图),1959年。冯一夫与李俊联合执导,讲述回族英雄马本斋怎样在抗日战争中成长为优秀革命者的故事,  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